7.防爆

7.防爆

(1)爆炸及类型 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同时产生的气体以很大的压力向四周扩散,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这种现象叫做爆炸。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1)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液体变成蒸气或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容器承受不了,因而发生爆炸。蒸汽锅炉、压缩液化气钢瓶的爆炸就属于此类。这种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不改变。

2)化学性爆炸是物质本身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很高的温度而发生爆炸。如爆炸物品的爆炸,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等。这种爆炸能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2)爆炸性物质 爆炸性物质是指在受到高热、冲击等外力作用时,瞬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能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的某些化合物或混合物。这种物质有:

1)起爆药,如雷汞、叠氮铅、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等。

2)猛性炸药,如TNT(三硝基甲苯)、硝酸甘油、硝铵炸药、黑色炸药、氯酸盐类和过氯酸盐类等。

3)烟火药,这种药剂的成分不固定,主要是氧化剂、可燃物质和显色添加剂。

(3)企业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企业内采取的防火防爆基本措施,分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1)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①防止形成燃爆的介质。既可以用通风的办法来降低燃爆物浓度,使它达不到爆炸极限,也可以用不燃或难燃物质来代替易燃物质。例如用水质清洗剂来代替汽油清洗零件,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还可以防止汽油中毒。另外,还可采取限制燃爆物的使用量和存放量的措施,使其达不到燃烧、爆炸的危险限度。

②防止产生着火源,使火灾、爆炸不具备发生的条件。这方面应严格控制以下7种火源,即冲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自燃发热、绝热压缩、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③安装防火防爆安全装置,例如阻火器、防爆片、防爆窗、阻火闸门以及安全阀等,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2)防火防爆的组织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对防火防爆工作的领导,各级管理者都要重视这项工作。

②开展经常性的防火防爆安全教育和安全大检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③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制度,例如防火制度、防爆制度、防火防爆责任制度等。

④厂区内、厂房内的一切出口、通往消防设施的通道,不得占用和堵塞。

⑤各单位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配备针对性强和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⑥加强值班(宿),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企业内的生产工人应遵守以下防火防爆守则:

①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防爆知识,并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防爆规章制度,禁止违章作业。

②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吸烟,严禁在工作现场和厂区内吸烟和乱扔烟头。

③使用、运输、储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粉尘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④在工作现场禁止随便动用明火,确需使用时,必须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⑤对于使用的电气设施,如发现绝缘破损、老化不堪、大量超负荷以及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情况时,应停止作业,并报告领导予以解决,不得带故障运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⑥应学会使用一般灭火工具和器材,对于车间内配备的防火防爆工具、器材等,应爱护,不得随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