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过程安全操作技术

1.调试过程安全操作技术

(1)调试前的准备

1)井道内脚手架全部拆除,导轨应全部清洁,并确认井道内无任何影响电梯运行的阻碍物。

2)清除底坑、轿厢顶、轿厢内、各厅门地坎内的垃圾。

3)清扫机房、控制柜、曳引机、各层站显示器及召唤按钮等部件表面的灰尘,使其干净。

4)应设置的临时安全围护设施和警示牌要完好、有效。

(2)调试前的检查

1)系统状态的检查。

①确保机房内各电气、机械部件,轿厢内各电气部件,以及井道内各层站的电气部件均处于干燥状态,而无受潮或浸湿、浸泡现象。

②进机房配电盘和控制柜的电压、电流是否稳定,各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各继电器、熔断器熔丝的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各引入、输出线的压接是否正确、可靠,动力电源和照明线路是否严格分开。

③控制柜、电动机、轿厢及各线槽、线管等各部位接地线的压接是否紧固、可靠,并用万能表测量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④断开电梯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并将驱动回路、弱电回路分别断开,用兆欧表测量各回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⑤恢复驱动回路、控制回路及弱电回路的断开线路和动力电源,检查控制柜工作是否正常,电源指示灯应点亮,确认控制柜电源电压值在规定范围。然后断开各回路保险,测试各回路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⑥测试检查照明回路的电压值是否正确。井道、底坑、轿厢和机房的照明灯具应齐全;安装应符合要求。

2)安装的稳固性与相对位置。

①各装置部件的紧固螺栓是否稳固、牢靠。

②复核电动机与蜗杆轴同心度,确认制动瓦与制动轮的间隙均匀且符合要求,弹簧、锁母调整到位。

③检查曳引绳头组合装置各锁母、开口销是否装配齐全、到位,安装应紧固可靠。

④确认轿厢、对重装置之间距离符合要求。

⑤检查限速器钳口与限速绳的距离及限速张紧装置距底坑地面的距离,均应符合规定值。

⑥检查导靴靴衬是否齐全、与导轨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⑦检查机械选层器传动机构是否均已安装到位,钢带张紧轮距底坑地面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⑧检查平层装置和感应器是否安装齐全、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⑨检查开门刀和门锁是否安装稳固、齐全,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⑩检查终站限位保护开关和碰轮是否安装齐全、稳固,接线是否可靠。

(11)检查各安全开关是否安装齐全、接线可靠、通断自如。

(12)检查缓冲器是否安装稳固、位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传动、滑动与润滑。

①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应畅通,油位显示应正常,油质纯度高,符合要求。

②各转动、滑动部位灵活,无障碍。

③曳引轮绳槽无油污,曳引绳有适量的润滑油。

④各带传动、链传动、钢带传动、齿轮传动的松紧度和间隙符合要求,润滑良好。

⑤确保各储油部位无泄漏,盘根密封漏油量应符合要求。

(3)调试的步骤和方法

1)无载模拟试车。

①将控制柜内的开关置于检修运行状态,由调试主持人在机房指挥轿厢内调试人员按其指令操作。先确认急停开关(轿厢顶调试人员试验轿厢顶急停开关),然后按电梯运行程序进行模拟操作。调试主持人根据其指令和相应的操作顺序,检查确认控制柜内各电气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顺序是否正确。

②从曳引轮上取下曳引绳,检查试验曳引机在不带轿厢和对重的空载状态下运行是否正常,确认其转向正确,制动器抱闸间隙符合要求并能可靠制动,此时曳引电动机可恢复接线。

③对试验中的问题进行排除后,应再行试验,直至达到要求。

2)带载试车。

①按顺序挂好曳引绳。

②断开电源总开关(电动机电源线已接好),放下吊起的轿厢,人工盘车使轿厢往下移动约200mm的距离,撤走对重下面的支撑物。然后再次盘车使轿厢上下移动一段距离,确认无误后再合闸送电做带载试车。

③调试主持人进入轿厢顶,以检修速度试运行。同时,在轿厢内和机房均应由调试人员负责监视运行情况。主持人点动上下按钮,检查轿厢上下运行方向是否一致。确认运行方向正确后,再反复上下运行数次,但每次运行时间不应超过电动机慢速运行允许时间,防止烧坏电动机。试运行的同时,各调试人员在所处位置分别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a.滑动导靴与导轨的间隙是否合适,润滑是否良好,各部位固定有无松动;滚动导靴的滚轮压贴是否均匀,有无晃动;b.遮磁板与感应器、双稳态开关与磁环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c.轿厢上的碰铁与上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的接触是否准确到位,开关动作是否灵敏可靠;d.井道内各缆、绳、链在轿厢及对重运行时有无相互碰擦或与其他装置相碰的现象;e.绳头组合装置或轿顶轮、对重轮工作是否正常,轮的转动应灵活;f.控制柜内各元器件动作有无异常;g.进一步确认曳引装置运行正常,平稳无异常响声,润滑良好,制动可靠;h.选层器各触头接触良好,滑动运行正常;i.各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的距离、各层门地坎与门刀的间隙,以及门锁滚轮与门刀和轿厢地坎的间隙均符合要求;j.各层门门锁机构动作应准确、可靠;k.在底层试验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其应灵敏、可靠;l.检查确认底坑急停开关,各断绳、断带开关,液压缓冲器复位开关动作可靠、有效;m.对试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排除,正常后再进行快车试运行。

3)额定速度试运行。

①在轿厢内操作电梯按正常程序运行,观察电梯起动、加速、稳速、换速、平层及停车的全过程是否正常。此时,机房也应有人监视曳引机、控制柜等设备的运行状态,观察各部位温升、制动是否正常。

②反复运行调整开关门机构和平层准确度,使其达到规定要求。

③检查确认轿厢内选层与厅外召唤按钮,各指层灯、开关、按钮正确有效。

④确认厅、轿门闭锁的可靠性,厅门关闭后应不能从外面随意扒开。

⑤调整试验安全系统是否可靠。确认轿厢上下运行无障碍,平稳舒适无振动、晃动,井道内无异常响声。

(4)试运行过程安全操作技术

1)相序保护试验。切断总电源任意一相或相序互换,缺相保护和相序保护均应可靠动作,使电梯不能工作。

2)载荷试验。

①空载试验:在轿厢空载状态下,以通电持续率40%的情况上下往复运行各90min,用精度为±5%的交直流电流表测量曳引机的起动、运行、制动的电流各三次,其最大值应分别符合该电动机相应的技术要求。

②平衡负荷试验:轿厢在40%~50%额定载荷下以与空载相同的运行方式测量曳引电动机的起动、上下运行电流各三次,其最大值应分别符合该电动机的相应要求。上下运行电流值应基本相等,误差值不应超过5%。曳引机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

③额定载荷试验:将轿厢置于额定载荷,以与空载相同的运行方式测量曳引电动机的起动和上下运行电流各三次,其最大值应分别符合该电动机相应技术要求。曳引机运行正常,制动器线圈、电动机和减速器轴承温升在允许值以内(<60℃)。

④超载试验:断开超载回路,在轿厢内均匀放置110%的额定载荷并处于行程下部适当高度,在通电持续率40%情况下运行30min,电梯的起动、运行、停止正常,曳引机运行可靠、无异常振动和噪声,制动器能可靠制动。

⑤静载试验:将轿厢停在底层平层位置,逐渐在轿厢内平稳加载至150%的额定载重量,历时10min,曳引绳应无打滑现象,制动器仍能可靠制动,各承重机件应完好无损。

3)安全钳动作试验。将轿厢置于底层端站的上一层,以检修速度空载下行。当轿厢接近平层时,在机房用手扳动限速器,这时安全钳开关应切断控制电源使电动机停止运转,安全钳应能可靠地将轿厢夹持在导轨上。安全钳动作后,相关零部件不应损坏,导轨咬合处应修复光滑,安全钳开关应人工复位。

4)缓冲器试验。在轿厢处于空载和额定载荷时对轿厢和对重的缓冲器静压5min,放松缓冲器后使其自动恢复至正常位置,缓冲器各零件应完好。液压缓冲器复位时间不超过120s,复位开关动作正常。

5)层门锁和轿门电气联锁装置的试验。检查各层厅门门锁,均应能可靠锁紧,从外面不能打开,在停层开门时能随轿门同时打开。

在各厅门或轿门未关闭时,操作检修运行按钮、电梯均应不能起动;当轿厢运行时,打开厅门或轿门,电梯应立即停止运行。

6)各安全开关的试验。

①终端强迫减速开关:以额定速度上下运行各两次,此开关均能可靠动作。

②终端限位开关: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各两次,分别在轿厢顶和底坑检查上下限位开关,应在超出上下端站厅门地坎50~150mm时均能可靠动作,但不影响轿厢反向运行。

③终端极限开关: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各一次,分别在轿厢顶和底坑检查,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该开关均能可靠动作,其越程距离应不超过上下端站厅门地坎150~250mm,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能保持其动作状态。极限开关动作后,应能切断电动机电源,制动器也同时失电制动,只有人工复位后,电梯才能恢复运行。

④急停开关: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各一次,分别操作轿厢内、轿厢顶、底坑和机房的急停开关,电梯均应立即停止运行。只有人工复位,电梯才能恢复运行。

⑤安全窗开关(如设有安全窗):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各一次,打开安全窗(应操作两次),电梯均能立即停止运行。人工复位后,电梯方能恢复运行。

⑥限速器超速开关和断绳开关: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各一次,分别扳动限速器超速开关和断绳开关,电梯均应立即停止运行,人工复位后方可恢复运行。

7)消防开关试验。将消防开关扳到消防状态,电梯在运行中应能就近平层,但不开门,直接返回基站,点动(或自动)开门后不自动关门。此时调试人员进入轿厢,模拟消防人员按目的楼层的指令按钮并保持到电梯关好门起动之后,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后点动(或自动)开门,但不自动关门。证明消防运行状态正确有效。

8)平层准确度的试验。电梯分别以空载和额定载荷作上下运行,在底层端站的上一层、中间层和顶层端站的下一层,分别用1%精度的钢板尺测量平层误差,其最大值应符合平层精度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进一步调整。

9)报警装置的试验。检查试验轿厢内报警装置功能是否可靠、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