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教学策略

二、议论文阅读教学策略

议论文是九年级的一个学习重点,占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三分之一,既是三大文体的传统内容,也是考查学生创新、思辨、认识等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议论文内容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阅读练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早加入一些文质兼美的议论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只有先丰富自己,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营养,所以教师必须广泛地阅读,从中选取一些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文章,时代感要强,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是很近的。在八年级下学期或更早一些时候提早引入,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又可以对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指导性。对议论文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过去教材中出现的那些典范性的文章也可拿来使用。比如,《怀疑与学问》《想和做》等。历年中考题中的比较典型的试题,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为辅助,提早介入。不一定是做练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或分析。到九年级时,再接触课本中的文章,学生就不会有畏难情绪了。教师要积极大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让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激发。

(二)提高学生议论文文本解读能力

每一位教师必须注重45分钟教学。有的教师愿意以做题来代替教学,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细读文本,是理解文章并开始解题的前提、基础。让学生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思路,必须先学会通读全文,然后迅速厘清思路,勾勒出全文各段的思路。通过以上的训练,最终让学生面对内容不同的每一篇文章,能从规律上把握它,把文章切分成一块一块,然后又能以一条线轻松串接起来。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静下心来读懂文本,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和应试解题技能的根本途径。

(三)阅读规律与方法的点拨指导

如果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学会自己解读文本,就可以把一篇议论文很清晰地分解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抓准“中心论点”,分析段落的“中心句”,找出“论据”,明确各段“论证角度及方法”,厘清“论证总体思路”,独立做出这些解读之后,再去做题,学生会觉得方向明确,不会被题目拖着走,不会被题目的变化所困扰。同时,必须教会学生不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不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要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于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确定。唯有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至于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这个时候,我们再教给学生一点纯粹用于答题的规律、技巧,从形式上给学生一些可以遵循的模式,以利于其答题方向明确、分析到位、表述准确。规律性的东西最好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可以带着他们分析,答案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因为只有自己反复推敲、反复锤炼,形成的东西才会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