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训练,循序渐进
2025年08月11日
四、梯度训练,循序渐进
教师在设计仿写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妥善安排各种专项训练。教师可以先训练学生简单的项目,然后由浅入深,训练难度较大的项目。
在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节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删减训练项目,调节训练梯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学生模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揣摩作者雕琢词句的技巧,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创作,分析作者如何选择写作的重点,如何安排文本的结构。如此众多的内容不可能在一堂课中教授完毕,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写作技能,然后根据学生学这篇课文时所在的年级选择相应的写作技巧,进行专项训练。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已经九年级,初步掌握了选择词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语句,掌握了续写仿写的技能。
在梯度训练中,如果要求学生对整个篇章模仿,就需要掌握话题式的仿写。那么,教师在教授《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就该围绕这方面设计训练项目。如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文本进行写景文的整篇撰写。有学生模仿文章的创意,写了《庐山看云》,描写自己在庐山欣赏到的云雾缥缈的美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写景的主题。
学者羊镇清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套用式、话题式等不同的训练内容,从多种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梯度训练中,学生可以从掌握句段起步,逐渐过渡到篇章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