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实现路径

二、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实现路径

(一)阅读时提取写作素材

初中阶段的写作,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在写作中内容往往华而不实或理论空泛,在结合事例时眼界高而缺乏内在实质内容,从而导致假大空的文章比比皆是。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写作素材的应用和理解,将文章内容恰当地提取出来作为未来写作的材料,以此来充实写作内容,避免文章没有明确的主题。因此,写作需结合阅读,阅读是为写作丰富内涵,阅读当中所获取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同样对写作有着较大的益处。[1]

(二)利用阅读让学生进行仿写

初中语文学习时需要通过模仿来获得,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逐渐积累,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仿写是在一定量的阅读后根据原文模仿写出的文章,对仗整齐,教师侧面引导学生仿写各种文体体裁,不但能够加强对原文的记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进行课内外的语文阅读时,学生通读原文后,首先对句型、写作方式进行分析,然后再模仿写作。仿写词语、句子、全文是由部分到整体,先是参考原有的词汇,并据此新编类似的词语进行描写,从而进行替换,然后仿写固定语句或句式。在模仿语法结构时,也要注意全文前后的连贯性,并且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基础上,全文的仿写也要抓住关键点,原文的全文构架是仿写的主要基础,在阅读时需理解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对仿写时主题的升华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通过写作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的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在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的同时,写作对阅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写作时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活跃性更强,学生会将多方面的认知与对各类事物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并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当中,这其实是学生对课外阅读和教材中的内容理解的过程,内容不断丰富,思想高度不断提升,对于阅读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对作文题目开始理解时,就考验阅读理解的能力,学生能够把握主题中心,厘清写作要求,就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时把积累的知识列入内容里的时候,语序结构的合理安排,中心思想的确定,这些都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引用成语、好句以及诗词歌赋等,这也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所阅的文章以及相关诗词,在运用中更深层次地了解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敦促学生学以致用,在写作运用中也要不断思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2]

(四)促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的习惯

初中生课外阅读涉及较为广泛,在阅读中同步的记录和读后感的编写,有助于学生阅读、思考、书写三位一体的进行,使学生对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阅读笔记主要以词汇和句式积累为主,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语文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方式。读后感的撰写使学生的思维框架更具象化,在语言组织的过程中培养了写作的能力,学生同时可以把内心感想再次加工后升华到真情实感中,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学生写作时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为学生的深度写作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得以实现的有效策略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教材和课外。具体而言,以教材为出发点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成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们都必须紧密结合教材来进行。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严格研究和审批的,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层层的筛选与删改,最终才被编入我们的教材中,如此优秀的文章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教材,带领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教材中的课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从而更好地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对课文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今后的写作中学生就可以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来进行写作,同时也会用相应的方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在对教材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

要想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仅仅通过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与写作。在班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教师可以将自己平时发现的一些好的书籍摆放在教室的图书角上,供学生阅读,同时也鼓励学生每周看一本书。每周语文老师可以利用一节语文课,开展读书交流心得体会,让学生将自己本周的读书心得和同学们交流,通过这种互相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还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但是课外书籍的种类很多,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很难辨别书籍的好与坏,因此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辨别的方法,告诉学生什么类型的书籍才适合初中生阅读。同时在看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去积累素材,为日后写作做准备。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积极给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课外读物,同时也要引导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将阅读积累的素材运用于写作,从而完美地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