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形成常态
2025年08月11日
五、化整为零,形成常态
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仿写技巧会将各种项目集中起来进行教授,然而这种“轰炸式”的学习方式却往往让学生感到疲劳,学习效果反而不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训练项目分割成若干小项目,然后将其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使学生的学习形成常态,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背影》一文比较有特点,文章用“背影”为文眼,贯穿全文,起到了彼此呼应的效果。此外,本文充满情感,体现了“我”和父亲之间深沉的情感。文章中很巧妙地运用了动词,展现了父亲的形象。教师可以将本文的仿写化整为零,分为若干不同的部分。在指导学生分析词句时,让学生尝试运用动词表现人物动作。如有学生尝试创作:“他的手在鞍马的背上轻轻一按,身体如同矫健的燕子一般,在鞍马上飞过,双脚稳稳落地,没有溅起一点尘埃。”在感受文章情感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在仿写中写出情怀。如有学生写了“雨天送伞”的片段,展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这些训练项目零散化,教师可以在平常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授课的环节巧妙融合进训练项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会尝试思考自己该如何仿写此文。
学者吕叔湘提出语文的使用是技能和习惯,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养成。在化整为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能形成勤于仿写的常态,进而在反复模仿和实践中真正提高写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