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本资源,进行形式训练
2025年08月11日
六、用好课本资源,进行形式训练
搭建改写平台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内容训练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形式训练,如学写诗、写信、写日记、写小论文、改编课本剧、设计主持人某一活动的开场白等,课本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借鉴。
改写其实是对学生思维的升级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从原来的文本中提取相关有用的信息,而且还要对原文本进行感知、分析、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出新文本。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深入研究原来的文本资源,还要深入研究新的创作形式,这样的改写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感知性思维训练→理解性思维训练→评析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所以,让学生改写课本资源,颇有点类似做编剧,学生是愿意从兴趣出发,做一点新的尝试的。
譬如,在阅读教学中,将《祝福》改编成课本剧、《项羽本纪》改编成《霸王别姬》这样的影视剧,这些不正是改写成功的范例吗?在教学中,将阅读与改写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挑战性的尝试。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许多写景名诗都可以改写成优美的散文。《滕王阁序》中王勃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吗?马致远的《秋思》、王维的《山居秋暝》等不是都能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吗?这些诗句高度浓缩,当我们诵读时,不妨驰骋想象的翅膀,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把这些诗句改写成文质兼美的散文吧。同时,这些诗歌也给学生提供了思想典范,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很浅,在自己的作文中常常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对景和情的描写总是分裂的、唱高调的,难以达到那种情和景浑然一体的地步,难以达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那种境界。
课本资源,取材方便,内涵丰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确实是进行写作训练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