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素养培养

第四节 文化传承素养培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当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针对这种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所谓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这次课程标准修订,将语文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