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鉴别法

一、薄层色谱鉴别法

(一)测定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对照品比较法,采用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点样、展开与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Rf)与颜色(或荧光)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一致,而且主斑点的大小、颜色的深浅也应大致相同。或采用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体积混合,应显示单一、紧密的斑点。

应用示例

《中国药典》马来酸氯苯那敏滴丸的鉴别:取本品(约相当于马来酸氯苯那敏4 mg),加三氯甲烷1 mL使马来酸氯苯那敏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用三氯甲烷制成每1 mL中约含4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稀醋酸(5∶3∶2)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二)注意事项

(1)溶剂选择是否适当影响点样原点及分离后斑点的形状,一般应选择极性小的溶剂;只有在供试品极性较大,薄层板的活性较大时,才选择极性大的溶剂。

(2)薄层板上样品容积的负荷量极为有限,普通薄层板的点样量最好在10L以下,高效薄层板在5L以下。点样量过多可造成原点“超载”,展开剂产生绕行现象,使斑点拖尾。点样速度要快,在空气中点样以不超过10 min为宜,以减少薄层板和大气的平衡时间。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坏薄层表面。

(3)实验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对薄层分离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实验室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65%以下为宜),因此应保持试验环境的相对恒定。对温度、湿度敏感的品种必须按品种项下的规定,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