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环醇和氨基糖缩合而成的苷,故称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有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卡那霉素、硫酸依替米星、硫酸新霉素等。它们的抗菌谱和化学性质都有共同之处。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1.典型药物

硫酸链霉素

硫酸巴龙霉素

硫酸庆大霉素

硫酸奈替米星

链霉素(Streptomycin,即链霉素A)的结构为一分子链霉胍和一分子链霉双糖胺结合而成的碱性苷,其中链霉双糖胺是由链霉糖和N-甲基-L-葡萄糖胺两部分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链霉胍与链霉双糖胺间的苷键结合较弱,而链霉糖与N-甲基-L-葡萄糖胺间的苷键结合较牢固。

2.性质

(1)溶解度与碱性:该类抗生素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故也称多羟基抗生素)和碱性基团,同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能与矿酸或有机酸成盐,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为硫酸盐。其硫酸盐易溶于水,多不溶于乙醇、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2)旋光性:本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氨基糖,具有旋光性。如硫酸庆大霉素的比旋度为+107°~+121°(水溶液);硫酸巴龙霉素的比旋度为+50°~+55°(水溶液)。

(3)苷的水解与稳定性:含有二糖胺结构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巴龙霉素、新霉素),分子中氨基葡萄糖与链霉糖或D-核糖之间的苷键较强,而链霉胍与链霉双糖胺(苷元与二糖胺)间的苷键结合较弱。一般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它们分解为一分子苷元和一分子双糖。链霉素的硫酸盐水溶液,一般以pH=5.0~7.5最为稳定,过酸或过碱条件下易水解失效。在酸性条件下,链霉素水解为链霉胍和链霉双糖胺,进一步水解则得链霉糖和甲基葡萄糖胺;碱性也能使链霉素水解为链霉胍及链霉双糖胺,并使链霉糖部分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麦芽酚,这一性质为链霉素所特有,可用于鉴别和定量分析。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等对光、热、空气均较稳定,水溶液亦稳定,pH=2.0~12.0时,100℃加热30 min活性无明显变化。

(4)紫外吸收光谱:链霉素在230 nm处有紫外吸收。

(二)硫酸链霉素的质量分析

1.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有引湿性。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不溶。

2.鉴别

(1)坂口反应:取本品约0.5 mg,加水4 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2.5 mL与0.1%8-羟基喹啉的乙醇溶液1 mL,放冷至约15℃,加次溴酸钠试液3滴,即显橙红色。

注释:此反应为链霉素水解产物链霉胍的特有反应,在碱性溶液中,链霉胍与8-羟基喹啉乙醇溶液作用,再加次溴酸钠试液,溶液显橙红色。

(2)麦芽酚反应:取本品约20 mg,加水5 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0.3 mL,置水浴上加热5 min,加硫酸铁铵溶液(取硫酸铁铵0.1 g,加0.5 mol/L硫酸溶液5 mL使溶解)0.5 mL,即显紫红色。

注释:麦芽酚反应为链霉素的特征反应。链二霉素在碱性溶液中,链霉糖经分子重排使环扩大形成六元环,然后消除N-甲基葡萄糖胺和链霉胍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后者在弱酸性溶液中与Fe3+形成紫红色配位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3)红外光谱法: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4)硫酸盐鉴别反应:本品的水溶液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3.检查

(1)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链霉素3.5 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链霉素35g、70g和140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2)和(3)。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5 mol/L的三氟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考条件: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速为2.8 L/min)。取链霉素标准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链霉素3.5 mg的溶液,置日光灯(3 000 lx)下照射24 h,作为分离度溶液,取妥布霉素标准品适量,用分离度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妥布霉素0.06 mg的混合溶液,量取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链霉素峰保留时间为10~12 min,链霉素峰与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9处的杂质峰的分离度和链霉素峰与妥布霉素峰的分离度应分别大于1.2和1.5。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2)和(3)各10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对照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峰面积的对数值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另取供试品溶液,同法测定,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硫酸根峰除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单个杂质不得过2.0%,杂质总量不得过5.0%。

注释:有关杂质检查的对象为链霉素B,链霉素B是由链霉素分子中N-甲基葡萄糖胺的C4位上酚羟基连接一个D-甘露糖组成的。链霉素B是在发酵中由菌种(环形孢子放线菌)产生的,其生物活性仅为链霉素的20%~25%,能被甘露糖链霉素B苷酶水解成甘露糖和链霉素。因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提取、精制不完全,链霉素中就很可能残存活性较低的链霉素B。

(2)可见异物:取本品5份,每份为制剂最大规格量,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3)不溶性微粒:取本品3份,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每1 g样品中,含10m及10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 000粒,含2m及2m以下的微粒不得过600粒。供无菌分装用。

(4)异常毒性: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 mL中约含2 600单位的溶液,依法检查,按静脉注射法给药,观察24 h,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4.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灭菌水定量制成每1 mL中约含1 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1 000链霉素单位相当于1 mg的C21H39N7012

注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效价测定主要有微生物检定法和HPLC法。微生物检定法的测定结果与临床疗效更加一致,但操作过程烦琐,时间长。采用HPLC法时,由于本类药物多数无紫外吸收,不能直接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需要进行柱前或柱后衍生化,或采用电化学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中国药典》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硫酸依替米星等药物的含量。

(三)链霉素的其他分析方法

1.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链霉素的水解产物N-甲基葡萄糖胺,在碱性溶液中与乙酰丙酮缩合,形成吡咯衍生物,再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酸性乙醇溶液反应,生成樱桃红色缩合物。

2.硫酸盐反应 链霉素常以硫酸盐形式供药用,可利用硫酸盐能与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进行鉴别。

3.BP(2009版)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硫酸链霉素

鉴别方法:以7%(w/v)磷酸二氢钾溶液为展开剂,分别配制1 mg/mL的硫酸链霉素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将上述2种溶液在硅胶薄层板上分别点样10L,用流动相展开12 cm,室温下挥干溶剂,喷以0.2%(w/v)的1,3-萘二酚的乙醇(95%)溶液与硫酸溶液(1→5)的混合液(1∶1)显色,150℃加热5 min,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Rf值应与对照品溶液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