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论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设已经被提上了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议程上来。中国正在按照“四个全面”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人权的角度来说,在绿色发展中保障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从横向上来说,环境权包含了生存、健康、发展等内容;而在纵向上,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个时期的环境权,在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因此,环境权的内容大致会经历从生存权到健康权再到发展权的演变过程。从广义上来描述和分析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等,这些都属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注释】
[1]参见翟盘茂、李茂松、高学杰:《气候变化与灾害》,气象出版社,2009年。
[2]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3]徐显明:《生存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4]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华网,2012年11月15日。
[5]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6]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6—187页。
[7]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8]徐祥民:《环境权——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唐颖侠:《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环境权益保护的进展》,载李君如主编:《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2—80页。
[10]C.W.J.Granger,“Investigating Causal Ra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Econometricia,vol.37,No.3,1969,pp.24-36.
[11]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复旦学报》2003年第3期。
[12]R.E.Lucus,“Expectation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vol.4,No.2,1972,pp.103-124.
[13]徐祥民:《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4]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