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析式把握。这两个把握都至关重要。专题式融入可以补充整体性融入的不足,从而更加深入地探讨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专题式融入主要是指五大发展理念以专题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来说,专题式融入主要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专题分别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使每一门课都把握五大专题的科学内涵,并根据不同的专题来阐释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这里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四门课的专题式融入问题;二是就一门课而言,专题式融入教学如何实施的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融入四门课教学,就是要把这五大发展理念分成五大专题,每个理念以专题的形式融入四门课,而每一门课对每个理念的理解又能够相互协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系统。如以创新为专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把创新的理念深入四门课之中。但是,每一门课要结合课程实际来谈创新理念,进而形成四个角度来理解创新的理念,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应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四个角度分别来讲创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重点要讲创新的基础理论,从基础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方法等角度阐释创新的理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重点讲中国共产党人对创新的理解和历程,中国实践过程中对创新的理解以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的最新阐释,对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亦是如此,都可以从课程本身的特性来讲创新问题,使四门课在解读创新的理念时形成互补和协同,形成一个整体理解创新理念的理论框架。专题式融入的优势在于可以从纵向阐述和梳理五大发展理念,比较深入地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形成专题,操作性比较强,能够较好、较快地形成专题式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五大发展理念以专题的方式融入一门课的教学全过程。以“概论”课为例,“概论”课章节比较多,有十二章,在教学中都要体现五大发展理念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种融入是根据教学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来融入的。在“概论”课教学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五个专题融入课堂教学,主要应找到与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契合点。这里不妨以“创新”理念为例。

讲“创新”理念,主要涉及“概论”课教材第六、七、八、十、十二等章节,涉及科学技术革新、体制机制创新、党的理论创新等多项内容。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在各个领域中都要得到显现,概括起来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楚三个层次的创新。

一是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观点在“概论”课教材中早有体现。技术创新是创新中国的重要支撑,在第六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知识点教学中,要把当代中国的创新理念融入讲解中。阐明创新中国的发展理念如何呈现出来,讲清楚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国的基础性和攻坚性作用。尤其是针对理科班级的学生,这块内容可以重点讲,联系当前我国关于创新的最新理念和主要做法,探讨技术创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并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念,甚至可以拓展马克思的技术观及其创新观念如何把握等问题。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概论”课教材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很多的阐释,可以整合起来,形成专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制度创新的专题式内容,在课堂上给予讲解。例如,教材第八章专门阐释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讲授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公共安全体系,以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时,都内在地涉及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创新的理念在这些内容教学中都可以得到显现,讲清楚不断推动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条件。

三是思想理论创新。伟大的民族必然要有伟大的思想创新,伟大的思想创新造就一个伟大的民族。教材在最后一个章节明确提出了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创新作为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教材谈党的理论创新,注重从“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角度去谈,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把握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两条主线。事实上,讲思想理论创新,说到底在于讲清楚两个问题:其一,这个时代亟待思想创新,中国发展到现在,如果在思想生产上不能独立自主,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将失去发展的机会;其二,就执政党而言,思想创新,更为关键的在于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创新,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战略,以及解决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