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哪里讲
总体来说,“概论”课教学要始终贯穿党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不容置疑的。在总体贯彻的同时,也要突出重点。可以在课程以下几个部分中介绍共享理念。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部分中讲述
2015年版教材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第三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教材在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写了12个“围绕”,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所形成的12个方面的理论创新。这12个方面的创新,实际上是按照2014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内容而编写的。又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上又有了许多创新,这些创新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之中。与2014年版相比,这一版在编写体例上作了较大调整,充实了许多创新理论。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时,应该以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为依据,从16个方面介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在介绍五大发展理念时,可以重点介绍共享发展理念。
2.在“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部分中讲述
第六章的三节课程都可以融入共享发展的内容。在讲授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可以从对共同富裕认识深化的视角融入共享发展理念。不管是共同富裕,还是共享发展,都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在讲授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时都要介绍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管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国家发展战略,都离不开发展理念的指导。习近平同志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在这两个部分中,可以增加新的发展理念的内容。
3.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部分中讲述
在讲授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可以从两个方面介绍共享发展。一是民生部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可以在这一部分详细介绍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二是社会治理部分。可以融入“建立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的理念。虽然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治理的,但要向大学生强调,社会治理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情,也是大家共同的事情。社会治理必须依靠人民的参与共同治理。只有共同治理,社会建设好了,大家才能够共享社会治理的成果。
4.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部分中讲述
在第十一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中,都可以讲授共享发展。在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的两个目的(即“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既要讲授党的一切工作包括发展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共享发展是集中体现;又要讲授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关于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在这里的讲授与社会主义本质部分的讲授侧重点可以不同。在社会主义本质部分,可以从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深化的角度阐述共享发展;在这一部分,可以把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进行比较,讲清楚二者的关系和体现出来的理论属性。在讲述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中,可以阐述共享发展中“共享”和“发展”的关系。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人民只有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激发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人民有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出发展依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