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整体式融入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首先要面对的是单独讲还是一起讲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是中央提出的整体发展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因而,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讲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问题
从整体上讲五大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整体来阐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是专题性的,更是整体性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就很好地诠释了五大理念的整体性问题。
以“概论”课为例,在“概论”课教材第一章里,首先要把这个理念融入进去。可以采取两个办法进行处理:一是一般认为,将五大发展理念直接放入第一章第三节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里,在讲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接着讲五大发展理念,讲清楚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并就五大发展理念的每一个理念进行简单的介绍,阐明中央为什么要把这些理念纳入新时期党的发展理念。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可以接着讲党的最新理论,体现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讲清楚。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问题意识很明确,问题导向的特点非常明显,都是针对改革开放中社会亟待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要讲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解决突出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主要讲如何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它们的连接点在于现实问题和现实矛盾。例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缺乏创新驱动力等问题。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讲清楚。
二是作为党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党的发展理念,必须要阐明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第一章的教学内容。进而言之,能否考虑以党的发展理念重新建构这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在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之前,我们在这章里很少讲党的发展理念,只讲两大理论成果。事实上,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忽视党的发展理念,因而需要拓展这章的讲解。如果在理念上讲完,再讲两大发展成果及其关系,或许更加具有说服力。在教学中,可以把五大发展理念纳入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中,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的形成中,讲发展理念。从而形成两个内容:一是党的发展理念;二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我们能取得这样的理论成果,离不开党的发展理念指引。没有发展理念的指引,也就难以在实践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也就难以形成党的理论成果。为此,第一章就不能单单讲两大成果及其关系的问题,还要专门加上党的发展理念,而且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这里既要重点讲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又要讲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的理念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党的发展理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取得实践的新成就、新经验,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2.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融入教学过程中
如何把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们以“概论”课为例,主要是把五大理念的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各个章节中,其核心教学思想在于以党的发展理念建构“概论”课教学体系,从而把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各个章节中,尤其是一些跟发展理念密切相关的章节(诸如第六、七、八、十二章等)。我们以两个章节为例,谈谈如何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在第六章教学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主要是在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时嵌入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根据现有教材,我们重点讲如何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如何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意义等。如果把党的发展理念纳入进去,就可以构成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及其本质理论。事实上,讲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要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还要讲社会主义的理念是什么。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是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维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既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的发展理念,又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理念。而且,五大发展理念可以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解,不断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第七章教学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在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中,把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入教学中去。具体做法如下:这个章节与五大发展理念有着对接关系,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理念可以直接对接。但是这种对接(我们后面会分析)重点不是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就直接把五大发展理念的“开放”理念搬过来,而要把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嵌入进来,重点要讲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得到贯彻、落实和实施,其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都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把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融入改革开放这个章节,重点要讲清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共享方面做好文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开放水平总体上来说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社会发展的方式也是比较粗放的。在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社会绿色、协调发展,那么改革开放的层次也就难以提高,毕竟低水平的改革开放不能再循环(即改革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老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凸显共享的理念和智慧。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再不强化共享的理念和机制,将有可能给改革开放带来极大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改革开放讲共享,至少体现出以下两个方面:就内部而言,不共享,改革难以获得新动力,改革难以可持续繁荣发展,唯有共建共享,在改革开放中把共享做好,才能真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就外部而言,开放意味着共享,不能单向度地引用和索取,共享才能提高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同理,在第八、十二章等章节的教学中,也要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及其精神,从整体的角度去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而在更加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层面上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总的来说,五大发展理念总体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解决教学环节中的如何整体性呈现的问题,让知识通俗易懂,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内化为其自身成长的发展理念之中,在个体成长中和社会实践中领悟这些理念,践行这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