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开放发展的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章节

一、把开放发展的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章节

把开放发展理念融入“概论”课程教学,应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总目标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讲清楚开放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要求,阐释开放发展理念的现实基础和精神实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开放发展理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之间的内在逻辑。可以在课程以下几个章节中介绍开放发展理念。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部分中讲述

2015年版教材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第三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介绍了十八大以来系习近平提出的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尚未进入教材。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讲授给学生,使其及时进入课堂

2.在“坚持科学发展”部分中讲述

第六章的第二节第三目“坚持科学发展”可以融入开放发展的内容。在讲授“科学发展”时,要介绍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同时又有新突破和新发展。科学发展观中包含有开放的思想,但是没有把开放单独作为一个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开放发展这一重要新理念,并指出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3.在“扩大对外开放”部分中讲述

在讲授第七章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融入开放发展的新理念。一是要讲述开放在我国发展中的新的战略定位——“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二是要介绍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三是介绍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目标——首先是完善一个新体系,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其次是构建一个新体制,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再次是培育一个新优势,即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部分中讲述

在第十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中,都可以讲授开放发展。

在第一节第二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以及“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要介绍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以及对于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开放发展则是我国抓住新机遇的必由之路。

在第二节第三目“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要补充讲解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新观点:“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并向学生具体介绍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的含义:一是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三是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四是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角色将由参与者转向构建者、引领者。而向全球和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则包括:一是在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重大谈判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二是倡议建立“一带一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三是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和全球网络安全等。这意味着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中国将有效提升其软实力,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