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0]对于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教学意蕴,我们尝试着遵循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从“三个讲清楚”来探讨一种专题式授课思路。但毋庸讳言,尽管笔者努力通过“三个讲清楚”来探寻绿色发展理念如何创造性转化为学生们锋利的“理论武器”,但尚存在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继续深入——“更多方面的讲清楚”亟待学界来继续耕耘探讨。我们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学界同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唯有问题才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31]。
【注释】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2]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186页。
[4]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
[5]刘思华:《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道路与模式的时代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8期。
[6]迟全华:《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重大意义》,《光明日报》2016年4月10日。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页。
[8]李勇强、孙道进:《马克思生态批判的双重维度及其现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9期。
[9]郇庆治:《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绿色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0]谷树忠、谢美娥、张新华等:《绿色发展:新理念与新措施》,《环境保护》2016年第12期。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12]同上书,第825页。
[13]同上书,第205页。
[14]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5]田辉玉、张三元:《资本逻辑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哲学》2016年第2期。
[16]胡建:《立足于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对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之再认识》,《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7]刘海军:《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6期。
[18]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中国创建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人民日报》2015年6月11日。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第405页。
[20]陈宝:《资本·现代性·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0页。
[21]李志青:《绿色发展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重大原则》,《中国环境报》2016年2月17日。
[2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0页。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9页。
[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25]习近平:《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 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9月23日。
[26]覃丽华:《国有资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刍议》,《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2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页。
[28]王伟光:《在超越资本逻辑的进程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19日。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