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如果你对近代的中国历史有记忆的话,你就会记得,上面这句话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那是在一个短短的意识形态开放时期,紧随其后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同毛泽东颇为相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使得他的革命性的追随者们走上了漫长的跋涉,以推翻确立了的秩序,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勇敢而光辉的全新未来视野取代过去的旧传统。这两个人都坚持各自行列中的意识形态纯洁性,以此掌控他们的运动整体。但这样做使得他们的运动都缺乏明确的继承人,因为对已知教条的任何偏离都会被当作是异端邪说,从而被作为回避任何持那种观点的人的理由。175
1923年,弗洛伊德被诊断为癌症,16年后他将离开人世。他继续领导着精神分析运动,不过他越来越依赖他的女儿安娜,要靠安娜来继续他一生的工作。他的专制不再成为一个抑制因素了,他的追随者们自由地发展着他们自己的关于精神分析、关于谈话疗法的思想。本章要说的是四位弗洛伊德的直接传人所发展出来的可取之道,其中每一位最后都赢得了自己的忠实信徒。精神分析就如同一棵大树,而弗洛伊德是根基和树干。现在这棵树在成长着,枝条在向每个方向延伸。
安娜·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女儿,发展出了一套关于儿童成长的精神分析观点,还发展出了一种分析方法,叫游戏疗法(play therapy),以针对他们进行工作。
艾瑞克·埃里克森,安娜·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他将她的工作延伸到了对于长达一生的心理发展的关注。他还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关于心理成熟以及治疗者的真诚的重要性。176
卡伦·霍妮的贡献是把精神分析理论拓展到了女性的心灵。比起这一领域中先前的发展,霍妮的精神分析理论更多地聚焦于人际关系。她把生活理解为这样的一种奋斗:追求自我控制和自我肯定,追求发现“真实自我”。她对男女两性间的心理学关系非常感兴趣。
埃里克·弗洛姆扩展了精神分析,使之包含了更多的关于人类境遇的社会学观点。弗洛姆强调了高度发展的社会需要,这使人类受制于他们栖身其中的社会。是满足他们独特的个人需要的驱力给予了生命以意义和价值。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欧洲兴起的法西斯主义深刻地影响了弗洛姆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