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沉默

拥抱沉默

还记得那一碗米饭吗,第一章中介绍的来自东方的神圣米粒?还记得它的构造、尺寸以及质感吗?它被烹调得怎样,口感如何?你难道不记得了吗?那你的感官一定沉溺在别处了。你必须回来。395

“去自动化”是恢复知觉的钥匙。它要求破除日常意识的幻象,唤醒感官,矫正不平衡,并对混乱——就是卡尔·荣格会把它称为“阴影”的东西——宣战。阿尔多斯·赫胥黎把这一过程称为唤醒“自在的心灵”。

以上这些看法背后的哲学,就是贯穿于传统的亚洲艺术文学、社会之中的两道强有力的思想源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根据这两种哲学,当一个人被卷入他的周遭世界并深陷其中时,他的心灵便会阴云密布,失去了先天本有的纯洁。儒家为个人在恰当的地位安身立命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体系,包括礼仪、责任和尊重;道家让人得以逃离儒家的约束,到达另一个领域,里面包括了简单与美,自然的快乐。道家认为,让对抗的力量取得平衡是人之为人的生活的关键。于是,儒家的严格规范和道家的简单之美,这两种力量的平衡构成了个人及世界的和谐生命。

对西方人来说,这些思想也许听来显得过于抽象深奥。然而,本书所描述的那些理论中也不乏可与之互相印证的。那种圆满的平衡也许就可以和“自我实现”或深层自我的觉悟对照来看。自我实现可能并不和取得道家意义上的圆满平衡完全等价,但前者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作为取得平衡的潜在意义。获取这种平衡也是亚洲哲学的第三个伟大源泉——禅宗的主题。禅宗,这里被定义为探索人的存在的本性的艺术。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