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

反驳

可以这样说,谈话疗法就是一部关于强势的男性理解和解决女性情绪及心理障碍的历史。近年来,女性却开始“反驳”她们的心理治疗师,并拒绝被动地接受那些让她们忍气吞声适应社会的治疗。346

艾达·鲍尔(即弗洛伊德在案例研究中提到的多拉)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年轻女性,她生活在一个婚姻不忠和性反常的家庭之中。弗洛伊德并没有认识到造成多拉精神上痛苦的真正原因是她所生活的世界而不是她的精神,这在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是很难以想象的。在弗洛伊德的思想遗产之中,最令人遗憾的一点就是他把女性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都归罪于女性的精神。尽管如此,多拉还是勇敢地面对了那些破坏她心灵平静的成年人,并成功地进行了自我治疗。这也是最早记录在案的通过个人赋权而痊愈的案例之一。

心理治疗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主要有两个流派。第一个流派中的一些心理治疗师,像南希·乔多罗等人,试图重写精神分析的历史。她们想反映出女性的体验,她们想从精神动力的角度书写对女性的全新理解。这种全新的理解不以男性为标准,并注意到了女性和她们的母亲之间的纽带。隶属于这一流派的其他治疗师,如卡伦·霍妮和卡罗尔·吉利根,则把女性独特的发展模式作为她们的研究中心。

另一个流派的心理治疗师质疑所有基于“女性之痛苦源于其心智”这一观点的治疗的价值。调查表明,社会对性别问题普遍存在的偏见在对女性的临床治疗中造成了重大错误。甚至连那些经验丰富的治疗师都不能避免这种错误(Brovermanetal.,1997)。这项调查表明,心理治疗师倾向于把男性作为健康、成熟的人类的标准。347

女性主义社会批评家玛丽·戴利认为:一切现有的心理治疗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它们并不关心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基于这种想法,心理学家艾德娜·罗林斯和戴安娜·卡特在20世纪70年代勾画了一种真正意义上不带性别歧视的心理治疗。但实际上,不带性别歧视的疗法并不能解决女性的特殊需要。直到1980年,露西娅·吉尔伯特才提出了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基于一个赋权模型运作的。

真正独立的女性主义疗法至今还没有形成,因为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或特定的方法论能够为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指明发展道路。不过,有三条准则可以区分女性主义疗法和其他传统疗法,即:改变所有使患者感到压抑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平等的成人间的关系;把向求助者赋权作为治疗目标。(我们将在第十九章中继续讨论赋权这一主题。)

很显然,心理治疗是政治性的。心理治疗相信特定的精神干预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相信人们能够探索真实的内心生活;还相信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人理解自己。这些想法都不是中立的。心理治疗的对象——个人,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所以应该把个人放在社会环境中理解。因此,我们构建对个人发展、精神障碍和为适应变化而出现的心理症状或疗法的理解的方式,恰恰反映了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Bloom,Eichenbaum,&Orbach,1982,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