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我们上高中二的时候,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又想侵略华北进而统治全中国,搞什么“华北自治”,南京政府又抱妥协退让的态度,全国人民悲愤填膺。12月9日北京学生爆发了爱国学生运动,大家上街集会讲演,游行示威,坚决反对华北自治。消息传到天津,激发起天津学生的爱国热情,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联合会加强联系,酝酿着有所举动表示同学们的爱国精神。警察当局惟恐惹怒日本人,让各校领导密切注视学生的行动。学校当局怕出乱子,也竭力反对学生参加校外活动。12月18日早10时左右,学生会召开各班班主席会议,布置参加全市学生活动的准备工作,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北洋大学等校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直奔我校而来,一路高呼口号。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了,纷纷跑出教室到大院集合,学生会拿出准备好的标语小旗组织同学排成四路纵队,不顾校方的阻拦冲出校门,投入游行队伍的行列。教务科张经甫主任生怕出事,紧跟着我们的队伍一路劝说让我们回去,说学校要对同学的安全负责,出了事没法向家长交待等。张主任的态度是很诚恳的,可是被激发起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们是什么也阻挡不住的,他一直跟着我们走到金钢桥,看来劝说无效也只得扫兴而归。游行队伍沿着河北大胡同、官银号(东北角)、东马路前进,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勿忘国耻!”“收复东北!”等口号,街上人山人海,无不为学生的爱国热情所感动。走到东马路的时候,前面有人传话说:日本兵在东南角设了卡子,架上机关枪,准备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学联负责人商议,为避免无谓的牺牲,游行队伍改走东门内大街,出南门到南开学校大操场集会,有学联负责人讲话,全体高呼口号,下午4时,各校自己带队返校。

次日各校宣布罢课,女师校门口有警察站岗,住校生不得外出,走校生不得进校。此时学院和师中部住校的同学共有三四百人,便组织起来,早晨到操场锻炼身体,先跑步后做集体操,住校教师也都参加,后分组学习报纸和文件,印制传单准备宣传工作。过了些天学联组织部分同学南下请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答应取消华北自治。学生代表要求停止内战,全国一致抵抗日本的侵略行径,蒋介石口头答应,实际上仍贩卖他那“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主张。此年即发生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西安事变,在中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回忆我们六年的师范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纪念的。1936年底我班毕业时有36位同学,大部分多年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成为优秀教师,其中7位同学曾担任中小学的领导工作。也有少数同学在其他岗位上服务而有成就的,如一位同学成为兰州产科医院的主治医师,一位在天津成为有经验的中医,对祖国对社会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津的同学们保持着联系,经常互相看望、互相鼓励。我们也怀念我们当中已逝去的十位同学,永远记住他们和我们学习生活在一起的情景。

(写于198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