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博物馆概览

天津近代博物馆概览

涂小元 郭 洧

博物馆是一种利用实物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机构,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窗口之一。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馆是公元前284年古希腊托勒密王朝创立的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而在我国,博物馆的建立却是19世纪末的事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惨败,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中国遂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南京条约》的签订,震惊了中国的知识界,许多抱着“改良”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是极端错误的,也是极其有害的,无法适应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必须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救国。因此,纷纷出国考察,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介绍给中国,博物馆就是他们重点介绍的一种教育机构。1848年,徐继畲在他的《瀛寰志略》一书中,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的博物馆。之后,又有许多人在其著作中向国人介绍了不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但在这些著作中,尚未使用“博物馆”一词,而是用了“画馆”、“行馆”、“军器楼”、“集宝楼”、“积宝楼”、“禽骨楼”等不同名称,直到1867年王韬在《漫游随录》中使用“博物院”一词后,其他名称逐渐弃用,而统一使用“博物院(馆)”这个称谓。

我国第一座博物馆是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韩伯禄在上海徐家汇地区创建的震旦博物馆。该馆的建立,是法国天主教会文化侵略的例证。但它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育的方法,也引起了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重视。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即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建议,梁启超亦提出了相似的意见。康、梁的这些主张,得到了众多知识界人士的认同,1905年,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天津的博物馆事业发轫于1904年,至1949年1月15日之前,先后共有6座博物馆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它们是华北博物院(1904年)、北疆博物院(1914年)、天津博物院(1918年)、天津广智馆(1925年)、天津美术馆(1930年)和天津日本教育博物馆(1942年)。

华北博物馆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