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经市革委会“626”办公室审定,凡是各单位对这项工作组织就绪后,随后即按落户地区任务、地区,由市革委会为落户地区的安家落户人员在第一工人文化宫举行欢送大会并演出文艺节目。商请天津铁路分局组织专列从天津直达送到医务人员落户地区。1969年11月6日首批先行的是去宁夏自治区银川的,接着是去广西自治区桂林、玉林地区的。11月19日是去辽宁省昭乌达盟和吉林省哲里木盟地区的,专列到达锦州后去哲里木盟的人员换乘火车去通辽;原列火车运送去昭乌达盟的人员直达赤峰;去广西梧州地区的人员从天津乘专列先达广州,下火车后再乘轮船直达梧州。1969年12月初去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的人员从天津乘专列开往齐齐哈尔,沿途有落户人员地点车站停车,下车后火车直达海拉尔。去东旗、西旗、额温克、额尔古纳右旗的人员下火车后还要换乘长途汽车才能到达落户点。去四川省渡口市的要换乘几次火车才能到达。到1969年底,天津去六省、自治区的安家落户医务人员均已陆续到达落户点上。
1969年底,因我市去六省、区安家落户人员下放量较大,本市有些工作开始受到一些影响,加之下去之后涉及安置生活等问题较多,经市政府向卫生部军管会报告将去内蒙古西四盟安家落户人员任务从1500名减少1000名,改为500名,1970年8月医务人员按期到达落户点上。
各单位批准到边疆安家落户医务人员4098人,此外还批准部分行政干部和第四医院全体人员计237人到宁夏安家落户,这样全市被批准到边疆安家落户人员总数为4336人。完成了卫生部军管会分配我市4100人的任务;到1970年8月31日统计,连同随迁医务人员实走3845人,其中医生1386人,护理人员1712人,药剂、检验、放射等其他技术人员747人,其中到吉林省142人(医38人,护73人,技31人),黑龙江省293人(医93人,护131人,技69人),辽宁省136人(医51人,护61人,技24人),宁夏670人(医198人,护331人,技141人),广西自治区1903人(医724人,护820人,技350人),内蒙古自治区431人(医151人,护197人,技83人),四川270人(医131人,护90人,技49人),连同行政后勤人员228人共4073人;这些人员中有中共党员146人,共青团员507人,单位革委会委员135人,主治以上大夫102人,卫生技术七级以上大夫43人。随迁人员5611人。整个医务人员中有归国华侨61人。带走简易医疗器械价值103.7万元,其中第四医院是全迁,共带走价值89万元的医疗器械。
各接收地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各有关部门及广大群众对天津去的医务人员极为重视,非常欢迎,有的还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比如当去辽宁省昭乌达盟和去吉林省哲里木盟天津下放医务人员乘坐的专列途经锦卅时,已是夜间11点了,锦州市医务人员数百人结队举着“热烈欢迎天津市医务人员到我区安家落户”的红布横标,不断高呼“向天津医务人员学习、致敬”等口号,有的在火车站台与火车窗口的天津医务人员握手问候。当天津下放医务人员到达落户地区首府、县(旗)所在地时,受到热烈的欢迎,使天津下放医务人员十分感动,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到了落户医疗点上以后很快地组织好居住生活安置,熟悉生活环境后,及时地创造条件开展业务,为当地群众开展了防病治病工作,较快地打开了局面,深受当地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和赞扬。
据市卫生局革委会“626”办公室1971年统计,天津下放7个省、自治区18个地区(专区、盟、市)142个县(旗)390个医疗点,分布是比较广泛的,服务半径是比较大的。任务也是艰巨的。
1969年12月市革委领导决定将第三医院(去哲里木盟安家落户医务人员走后)全迁6985(今涉县铁厂)厂为职工医院。至此,我市安排到三线医院、郊区安家落户等共1295人,连同批准去七省、区安家落户人员共5631人。
1970年8月底我市去内蒙古西四盟的安家落户医务人员到达落户点上以后,市革委会“626”办公室即行撤销,一些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均交由市卫生局革委会“626”办公室负责统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