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无止境是她人生圭臬
王撷秀每次都要求出普通门诊。她说:“我看普通门诊,不出专家门诊,为的是减轻患者负担。”工作日益繁重,但是再忙她也坚持。后来实在没有时间了,她便把门诊时间安排在周六,为的是在解决患者疾苦的同时,了解结核病控制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南开中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学生,不幸感染了结核病,由于家里贫困,来看病时双肺都已是絮状阴影。王撷秀利用结核病减免经费给她治好了病。同时,她发现学生已成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为此,90年代初她就在全国率先重新提出,因地制宜,利用主动发现手段加强学生结核病控制工作。这项工作比全国早了10年。
使结核病人得到政府免费救治是一项极其重大的投资,此前全国已有十几个靠世行贷款部分免费治疗的省市,而天津市成为全国首家完全由地方政府出资免费为肺结核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地区,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可是谁知,为了出台《天津市实行菌阳结核病政府免费治疗制度》,王撷秀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艰辛!1997年她就开始多方奔走呼吁,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又继续以提案形式向政府建议。屡次解决不了并不灰心,她理解政府有许多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办。她执着地一次次建议一次次宣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政府终于给予了支持,使得这一制度全面实施。新闻发布会上,市领导握着王撷秀的手恳切地说:“在您给市长的两封信中可以看出,您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对维护人民的健康是执着的,现在这项制度终于实施了,对此每个人都会牢记心间!”
王撷秀多次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她先后4次被国外高薪挽留,4次毫不犹豫地回到祖国。在她看来,一个搞公共卫生的人,无法在别人的国家影响人家的政策,只有对公共政策有影响力,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对祖国深切的挚爱,是王撷秀奋斗不息、奉献不止的力量源泉。
1998年8月,她又一次接到赴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作任务,此时她的老父亲已病入膏肓,处于生命垂危的边缘。这一走,也许就是生死两隔。为了信守合约,不给国际合作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她还是决定如期赴美。临行的前一天晚上,她又一次走到父亲的床边,拉起了父亲的手,伤心地望着老父亲苍白的脸。父亲也紧紧地拉住女儿的手,整整一夜,四只手始终没有分开。天亮了,必须启程了,王撷秀俯在父亲的耳边轻声说:“爸爸,我要走了,市政府派我去美国一个月……”老父对爱女艰难地只说了两个字:“回来……”
飞机飞行了十几个小时,王撷秀的泪水也流了十几个小时。在她抵达美国的第三天,传来了父亲病故的噩耗。远隔重洋,王撷秀强忍失去父亲的巨大悲恸,正常工作。
与父亲的生死离别,换来了中美两国结核界长久稳固的联系,是天津的结核病界与美国CDC和三个国家级示范中心合作的开始。王撷秀以她的聪明才干和中国人良好的品格魅力,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也为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应有的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