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
2025年09月26日
社会活动
裕容龄积极支持社会公益活动。20世纪20年代,裕容龄四十岁左右时,在国内广泛参加社会活动,积极支持社会公益活动。例如,1919年以前,北京市警察局内左一区署的署员邓宇安,为了帮助无力上学的贫苦人家的子女能够上学,在区内四个地方办起了贫儿半日学校,组织失学儿童上学,免费发给书籍和笔墨。教员由警署的知识分子担任,经费主要向内左一区界内的富户募捐。裕容龄把前述向外侨作报告的门票收入(每票1元,相当于1银元)和在北京饭店教授交际舞的门票收入(每票1元)都捐给了贫儿半日学校。
1922年1月8日,在上海参加义演,为北京灾民募集救济款。
1928年2月18日,在协和礼堂参加津京中外慈善家举办的演艺会,46岁的裕容龄表演了《华灯舞》、《荷花龙舟舞》等舞蹈。
开办女子服装研究社。20世纪20年代,中国上层社会的妇女已经开始流行穿西式服装。朱启钤的三小姐朱松筠建议裕容龄开办一个女子服装研究社。裕容龄经过思考,认为当时流行的西式服装不适合中国妇女的身材,不宜照搬。裕容龄根据在宫中生活的经验,认为旗袍与中国妇女的身材最相称,但是宫廷中的短式旗袍有些拘束,需要改进。于是裕容龄接受了朱三小姐的建议,在北京西绒线胡同办起了中国的第一个“家庭女子刺绣服装社”,自己设计服装,制作服装,并且自己穿在身上走来走去,让人观看,成了中国的第一个新式服装设计师和第一个服装模特儿。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服装研究社营业的时间很短。但是她的服装改进活动,使新式旗袍在中国流行了近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