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组织 发挥作用

中介组织 发挥作用

为了调动工商业者的经营积极性,1949年9月至12月,对工商业同业公会进行了改组,以使其更好地发挥政府与广大工商业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工业公会的改组中,对公会的任务进行了重新的确定,具体为:(1)团结指导本业厂户为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而服务,改进生产技术,交换经验,扩大产量提高质量;(2)具体组织与解决本业原料采购分配与成品推销;(3)进行有关本业的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各业户的联系,配合生产逐步增强计划性;(4)调解纠纷贯彻政策;(5)解决本业会员的困难问题。接着又起草了新的同业公会的组织章程,作为各业公会的活动依据。改组之后,工业同业公会有53个,商业同业公会由112个合并为85个。这不仅沟通了公会与政府的联系,也改善了会员与公会的关系。同业公会基本上是资本家之间的联合组织,新公会的组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工作中积极负责,认真执行政府法令,在救灾捐款、收购原料、推销成品、订立劳资合同、参加商品交流及展示活动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商会组织在天津早已有之。自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到解放前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天津的工商业由最初的钱业、典当、盐业为主的20几个行业,发展为包括许多工业在内的140余个行业,建有比较完备的商会组织。天津解放后,在工业、商业同业公会改组之后,成立新的工商界组织的条件日渐成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天津工商界于1950年开始了工商联的筹备工作。1950年4月29日,天津市工商联正式成立并在民政局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的《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章程》(草案)明确提出:该会以团结天津市公、私营企业,在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规定,以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动、内外交流为总方针。具体任务是加强工商业的联系,代表工商业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配合政府发展经济的计划,促进产销合作及协调公、私营的业务关系以求得共同发展。工商联成立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5月28日,工商联就和银行学会共同主办了学习大会,由财经委员会李耕涛副主任作了题为《私营工商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应有的态度和认识》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指出:私营工商业在整个经济建设中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广阔前途的;私营工商业者不要惧怕社会主义,而应积极发展生产,共同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不要为暂时的困难所困惑,应把眼光放远一点,要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团结合作,努力学习,改造自己。他的讲话对私营企业者的鼓舞很大,增强了他们发展生产的信心。为了适应和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工商联还成立了专门组织,协助政府研究和解决诸如调整工商业中的加工订货问题、税收问题、金融问题、劳资关系问题;协助工商局办理加工定货合同,审查定货加工的规格质量,对加工定货中的纠纷进行调处,确定各行业经营和兼营范围,开展城乡阜际物资交流,保证工商税收及时纳库,稳定金融市场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真正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在当时的一些重点工作中,如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参加土地改革工作、投入抗美援朝运动等。1951年10月,华北物资交流展览会在津开幕,天津市工商联为推动各行各业工商户积极参加展览会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给予支持。在4天的交易中,各地贸易代表团与天津市私营工商企业共签订合同1483件、协议134件,成交总额7298亿元,占了大会成交总额的46.7%;从1951年初开始,工商界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认真学习土地改革政策,踊跃参加土改工作团和参观团,市工商联发出了《关于工商界参加土改的通告》,提出了工商界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土改的具体方案,并及时组织工作团的团员们进行“土改法”的学习,提高认识,既推动了土改工作的进行,自己本身也在访贫问苦、划阶级定成份、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天津市工商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表示坚决拥护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斗争。11月14日,工商联召开了144个行业同业公会主委参加的抗美援朝动员大会,11月30日,又发起了全市工商业者42000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天津工商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大游行。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从1951年6月开始,天津工商界捐献飞机大炮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捐献飞机18架、坦克1辆、大炮3门、高射炮1门。到年底又扩大了捐献计划,飞机为100架、款项为1500亿元,于12月20日全部收齐,对抗美援朝起到了有力的支援作用。

在天津解放后的很短的时间里,由于中央政策的正确指导,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在工商联这样的中介组织的引导下,私营工商业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巩固解放后的胜利成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