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公元1225—1279年)

四、南宋后期(公元1225—1279年)

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加上繁重的赋税,南河流域许多著名窑场纷纷停烧倒闭,幸存的窑场的生产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景德镇青白瓷的制作和生产已风光不再,产品的种类和器型锐减,但外销还是很活跃(图2-191)。

该时期新创涩圈叠烧法,它与覆烧法及印花装饰工艺一样,都是为满足扩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而兴起的。由于战乱,北方市场丧失,但景德镇瓷器还能远销至西南,从南宋中期到南宋晚期,尤其是南宋晚期,四川各地发现了大量的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窖藏。1991年在遂宁县发现一处南宋窖藏,出土瓷器985件,其中青白瓷就达598件,占瓷器总数的60%以上。有学者认为那是待售商品,遭遇宋末的蒙元兵乱而被埋藏。此外在四川峨眉山市罗目镇、武胜县谷坝村、巴中县、彭山等地均发现大量青白瓷窖藏。[73]由此看来,青白瓷不仅在海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四川地区也广泛行销,这与蒋祈《陶记》,“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的记载相符。

图2-191 南宋印花碗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