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湾窑(湘湖白虎村)[13]

十、白虎湾窑(湘湖白虎村) [13]

白虎湾,又名“石虎湾”,位于景德镇市湘湖乡白虎村,距市区9千米。其窑址范围广大,遗物堆积丰富。相传,古时有32座窑,但现存窑业堆积只有白虎湾、白虎岭、小麦坞老虎床、南门坞羊里坞、渡槽、匣钵墩等13处,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见当时窑业之兴旺。

白虎湾窑址:白虎湾窑在村东南约400米处,南距南河约250米,共有6处窑包,面积达17000平方米,出土的全为青白瓷。碗类为大宗,只有少量的盘和高足杯。该窑采用匣钵仰烧,故窑址上匣钵、垫饼等窑具屡见不鲜,为宋代窑址。

白虎岭窑址:该窑在村西,有两大窑包,面积分别为1600平方米和7500平方米。堆积层厚度一般为0.3~1米。出土的全为青白瓷。器型主要有碗、盘、壶等(图3-70)。器物质地细腻而釉面光亮,透光度强。

小麦坞老虎床窑址:窑址在村北约500米处,遗物堆积走向为依山由西向东,面积约为300平方米,遗物堆积稀少,仅见灰胎青釉瓷碗、盘残器。

南门坞羊里坞窑址:窑址在村东约350米处,遗存被草木遮盖,保存完好。遗物由南向北依山堆积,全为青白瓷,产品主要是碗、盘。

图3-70 宋青白釉瓜棱壶 盈田窑

渡槽窑址:渡槽在村东北约400米处,由东北向西南穿过堆积层。窑包高达8米,可分三层,上层为青白瓷;中层为青瓷和白瓷,两类瓷器形制相同;底层全是青瓷,主要有盘、碗、洗等。

匣钵墩窑址:该窑在村西侧,北与小麦坞相望,堆积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主要出土碗、壶等,全为青白釉。

古代白虎湾窑主要生产青瓷、白瓷及影青瓷三个品种。青瓷,胎体厚重,均为灰色,施釉极薄,有很细的纹片。青釉带黄,像一般人所称的蟹壳青,但是青的程度已接近越窑的艾色,就是所谓的橄榄色,器型有碗、盘、洗等。白瓷,与青瓷同期烧造,造型也与青瓷相同,主要有碗、盘。胎骨纯白,釉色洁白无瑕。青白瓷以碗为大宗,还有少量的盘、壶、高足杯等。碗,形制多样,有唇口、撇口、敛口等,装饰简单,仅见篦饰纹,刻花和印花极少;盘,为圈足,撇口,唇口或花口;壶,为瓜棱形。青白瓷均为白胎,胎骨坚硬,胎质细密,釉层较薄,清澈透明,青中微带黄色或泛白,不像湖田窑生产的同期青白釉那样纯正,积釉处有少量的气泡,有的釉面有不规则的细小冰裂纹(图3-71)。

图3-71 宋青白瓷盏托 民间收藏

从伴随瓷片一道出土的垫柱、支钉、匣钵和垫饼等窑具看,青瓷和白瓷使用的是支钉叠烧法,这与景德镇其他五代窑场的装烧工艺相同,而青白瓷使用的是匣钵仰烧法,这又与景德镇湖田窑北宋时的生产工艺类同,故白虎湾的烧造年代介于五代至北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