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窑(湘湖塘下村)[11]

八、塘下窑(湘湖塘下村) [11]

塘下窑窑址,位于距市区约15千米处的湘湖乡塘下村,东靠南河,北邻景婺公路,原有窑包10处,遍及各个自然村,现仅有5处保存较好,分别为塘下、坳上、王同岭、吴家坞、谢家坞,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是景德镇现有的古窑址中堆积面积最广的窑址之一。塘下窑址始烧于五代,结束于宋末元初。产品多为碗、盘等民间用瓷,是南河流域重要的窑址之一(图3-65)。

塘下窑窑址:该窑在塘下村内,东西长约90米,南北长约650米。遗物堆积深厚,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宋元代青瓷,均为碗类,采用覆烧工艺,芒口、平足或实足,器内壁刻着花卉纹样,外壁为竹叶状剔花纹,口沿呈火石红;下层为宋早中期的青白瓷,碗主要分为三大类:圈足唇口大碗、假圈足内壁篦纹碗、平足大碗,另外还有大圈足敛口盘、双系壶等产品,胎白质细,釉色淡青或青绿。

图3-65 宋青白瓷斗笠碗

王同岭窑窑址:该窑在村北约100米处,东西长约33米,南北长约30米。出土物主要为碗、盘等。碗,高圈足或大圈足,唇口;盘,花口,折腰,大圈足,均为青白釉,胎质细白,釉面匀润,有的开细冰裂纹,无纹饰。该窑采用单件装匣钵仰烧法,属北宋窑址(图3-66)。

吴家坞窑窑址:窑在村北约150米处,北距水库约50米,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50米,窑包高14米。该窑出土了大量碗类。碗多为唇口,大、小圈足,足底有一圈垫饼支烧的露胎痕迹,釉色青白,胎色纯白,胎质致密。该窑采用匣钵仰烧法,时代为北宋。

谢家坞窑窑址:该窑在村北约200米处,南距景婺公路约180米,东西长约60米,南北长约55米,堆积层高4米,多半被水塘浸泡。出土的品种为青瓷、白瓷和青白瓷,造型单纯,主要是碗,青瓷碗和白瓷为唇口,大圈足,碗心及足壁上有数颗支钉痕迹,采用的是支钉叠烧工艺,为五代遗物;青白瓷碗为花口,圈口,瓜棱形,足底有垫烧的露胎痕迹。该窑采用的是单件装匣钵仰烧法,时代为北宋。

图3-66 北宋花口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