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表演《救小鸡》 第二教时

配乐表演《救小鸡》 第二教时

一、活动目标

(1)在感受过程中,启发幼儿学习小鸭、小鸡、乌龟的语言,初步会用对话表演“救小鸡”。

(2)引导幼儿在感受探索中,为小鸡、小鸭的儿歌配节奏乐,并引导幼儿试着将《互相帮助真欢喜》的儿歌,填进旋律中,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萌发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乌龟的儿歌会念,并会做乌龟的律动。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乌龟》

在(曲三)《乌龟》的音乐伴奏下,启发幼儿边念《小乌龟》的儿歌,边按两分音符的节奏,走进活动室。

(二)歌表演:《小鸭小鸡》

启发幼儿在《小鸭小鸡》的音乐伴奏下,小鸭在圈上、小鸡在圈内分别找一个空地方站好后一一结对跳舞。

(1)多媒体上出示小鸭、小鸡跳舞的图谱:“小朋友,看一看小鸭是在哪儿站好的?”(外圈)“对!小鸭是大哥哥、大姐姐,要听着音乐走到大圈上找一个空地方站好。小鸡走到哪儿站好?”(里圈)“对!小鸡是小弟弟小妹妹,听着小鸭、小鸡的音乐,在圈内找一个空地方站好。”

(2)听第二遍《小鸭小鸡》的音乐,启发幼儿边唱《小鸭小鸡》,边找一个朋友,一个小鸭和一个小鸡一起跳舞。

(3)复习儿歌《互相帮助真欢喜》:边拍手边念一遍。

(三)发声

同一教

(四)新授

1.引发兴趣,交待任务

教师指着多媒体出示的图文并茂的汉字问:“小朋友,多媒体上的汉字念什么?”(救小鸡)“谁救了小鸡”(小鸭和乌龟)“为什么要救小鸡”(小鸡掉到河里了)。“小鸡怎么会掉到河里的?说了什么?谁来救小鸡的?怎么救的?我们有点会表演了,现在我们再看看表演,学习表演好吗?”(好)

2.观看示范,对话表演

观看示范,进一步了解角色出场的顺序及内容,初步学会用对话表演《救小鸡》。

(1)观看第一遍示范。启发幼儿随意跟说,及时表扬大胆跟说的幼儿。

(2)观看第二遍示范。掌握出场的顺序及内容。

“救小鸡这一天,天气怎么样?”启发幼儿学说旁白(有一天,天气真好,……。)

1)“谁先出来”(小鸭)“小鸭出来干什么?”(到河里游泳,捉鱼虾)

2)“谁第二个出来?”(小鸡)“小鸡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小鸭高兴地在河里游泳捉鱼虾)。“小鸡心里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小鸡的语言及旁白的语言。(二遍)

3)“小鸡‘嗵’一声跳进小河,即刻喊了起来,喊了什么?”(救命啊!救命啊!)引导幼儿学说小鸡大声呼救的语言。

4)“小鸡的呼救声被谁听到了?”引导幼儿学旁白(小鸭正在河里……)(二遍)

5)“小鸭飞快地游过来,边游边大声喊什么?”引导幼儿学说救小鸡的语言。(二遍)。“小鸭游到小鸡身边用什么办法救小鸡”(用力拉小鸡往岸上游)“拉动了吗?”(没有)

6)“小鸭又想了什么办法救小鸡?”(叫朋友)“怎么叫的?”引导幼儿复习小鸭呼救的语言(二遍)。

7)“乌龟想的什么办法把小鸡救上岸?乌龟说了什么?”启发幼儿学句(二遍)。“乌龟驮着小鸡,小鸭推着乌龟,一起帮助小鸡上岸,小鸡说了什么?”(谢谢小鸭子,谢谢小乌龟)。引导幼儿学习。

8)“小鸭和乌龟最后对小鸡说了什么?”观看局部示范后引导幼儿学句。

9)“小鸡最后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句。后提醒幼儿不会游泳千万不要到河里玩,注意安全

(3)观看第三遍示范。启发幼儿跟着“演员”断断续续学演每一个角色。教师及时表扬大胆跟学的幼儿。

3.复习儿歌,配节奏乐

复习小鸭、小鸡、乌龟的儿歌,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试着配节奏乐。

“小鸭和乌龟是帮助别人勇敢地救小鸡的好宝宝,节奏乐宝宝想表扬他们,我们一边念儿歌,试着为他们配节奏乐吧!”

(1)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为小鸭的儿歌配器

1)复习一遍小鸭的儿歌:“小朋友边念儿歌,想想用什么节奏乐为小鸭配器?”(圆舞板)“为什么?”(鸭子呷呷呷的叫声,有点像圆舞板的声音)“真开心的地方用什么伴奏?”(铃鼓)“为什么?”(因铃鼓能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很高兴)“怎么摇?”(举起来摇,每个“真开心”摇一次)

2)出示节奏乐图形谱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用圆舞板和铃鼓练习,提醒幼儿换铃鼓时快一点。

3)幼儿分成两部分,一半幼儿拿圆舞板,一半幼儿拿铃鼓,在教师的帮助下练习。

(2)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为小鸡的儿歌配器。

1)复习小鸡的儿歌:“小朋友边念儿歌,也想想可以用什么乐器为小鸡伴奏”(小铃)“为什么?”(因为小铃的声音很细,很像小鸡的声音)

2)出示节奏乐图形谱,引导幼儿边念小鸡的儿歌,边用小铃为其伴奏。

提醒幼儿感知小铃的节奏和儿歌的语言节奏是一样的,怎么念儿歌就怎么敲小铃。

(3)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为乌龟的儿歌伴奏。

1)复习乌龟的儿歌(一遍)。“边念儿歌,边想一想用什么乐器为乌龟大哥伴奏?”(用大鼓)“为什么?”(因为乌龟走的很慢,乌龟很笨重,大鼓的声音很粗,慢慢地敲,就像乌龟在用力地慢慢地在爬。)

2)启发幼儿边念乌龟的儿歌,边按二分音符的节奏跺脚,教师带着一个能力强的幼儿按二分音符的节奏敲大鼓。

3)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敲大鼓的样子,边念儿歌边按二分音符敲。

4.探索尝试,学唱歌曲

启发幼儿在探索中尝试将《互相帮助真欢喜》的儿歌,填进旋律中,学唱歌曲《互相帮助真欢喜》,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

(1)复习儿歌《互相帮助真欢喜》(一遍)。

(2)教师范唱《互相帮助真欢喜》供幼儿反复感受。

1)听一遍好听吗?

2)听第二遍,启发幼儿边听边按节拍拍手。

3)“听第三遍:听听歌曲,和我们念的儿歌一样吗?”(歌词和儿歌一样)

“这首互相帮助真欢喜”的儿歌,就是歌曲《互相帮助真欢喜》的歌词。

(3)启发幼儿在探索中试着将歌词填入旋律中。

1)启发幼儿随教师用lalu各哼唱一遍旋律。

2)启发幼儿试着将儿歌慢慢填入旋律中(二遍)。

3)幼儿试着练唱(二遍),第二遍唱时教师用圆舞板和铃鼓为其伴奏,供幼儿欣赏。

(五)结束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手拿着节奏乐边唱《互相帮助真欢喜》的歌曲,走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