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材分析

三、教材分析

(一)音乐

1.主题歌曲:(曲一)《小红帽》

活泼欢快。

2.配乐朗诵

(曲二)抒情优美→(曲三)活泼欢快→(曲四)阴森恐怖→(曲五)雄壮有力→(曲六)抒情优美→(曲七)活泼欢快。

(二)两声部儿歌朗诵

第一声部的儿歌即是主题歌曲的歌词,便于在幼儿反复感受歌曲后,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

第二声部配上小红帽,高兴地边走、边跳、边笑,鞋子发出的走—,走—,嘀笃,嘀笃的声音及的欢笑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红帽去看外婆给外婆送点心的欢快心情,使两声部的歌曲更加活泼欢快。

(三)动作

随不同性质的音乐,想像做出符合节拍和内容及角色身份的不同动作。

(四)《小红帽》的表演形式:

1.第一种表演形式:面向观众舞台表演

主要角色(小红帽、妈妈、外婆、狼、猎人)进行简单的化妆,根据剧本内容,在配乐朗诵的音乐伴奏下,面向观众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对话和表演。

其他幼儿扮演自然景色(花、树、小溪、小鸟),根据角色拿简单的道具根据场景布置图,在相应的位置,在配乐朗诵的音乐伴奏下,按故事情节边做符合自己角色身份的动作,边配讲旁白,配合主要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2.第二种表演形式:故事舞蹈

幼儿在大圆圈上分角色合作表演。在《小红帽》的音乐伴奏下,幼儿从1~9报数,根据自己的号码,观察教师出示的角色图片,寻找与自己号码相匹配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化妆,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做符合自己身份的动作边走成一个大圆圈,主要角色在相应的地方坐在椅子上候场。根据故事情节轮到自己表演时在圆圈内进行对话表演,扮演自然景色的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边做符合自己角色的动作,边随配乐朗诵念旁白。

(五)重点和难点

感受音乐的不同形象,掌握故事的情节和语言(角色对话和旁白)。

(六)课时顺序

第一教时:反复感受音乐,在感受中学唱《小红帽》主题曲。

第二教时:反复感受配乐朗诵,在感受探索中随配乐朗诵学习语言(角色对话和旁白),初步能随配乐朗诵,用语言(对话和旁白)表演《小红帽》。

第三教时:反复感受音乐,启发幼儿用符合音乐内容的不同动作,表现森林的景色和大灰狼的形象,并试着边做动作边说语言(对话和旁白)。

第四教时:启发幼儿会用故事舞蹈的表演形式即在圆圈上分角色合作表演,以及用面向观众、舞台表演的两种表现形式,表演戏剧表演《小红帽》,体验戏剧表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