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雨伞》 第三教时
一、活动目标
(1)探索用不同乐器或相同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模拟,表现故事中的音乐情境。
(2)尝试完整表演故事,体验合作表演故事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对话,熟悉故事中的音乐;各种乐器,故事图片等;雨伞胸饰若干;用塑料自制的马夹,上面画有各色的伞。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下雨了,我们撑着伞一起上学去哟!”幼儿边唱《雨中的小花伞》边做动作入室。
(二)回忆故事与对话,尝试用乐器演奏故事中的音乐
1.回忆故事内容并复习对话
“小雨伞们上学去都路过了哪些地方?他们先去哪里?再去哪里?他们都说了什么?”(幼儿说出后教出示相应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复习对话)
2.共同探讨其中一个故事情节的声音
如:“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地方?最喜欢哪段音乐?”(下雨、雨伞走路、小桥流水、音乐喷泉、游戏场、下台阶、花园等)
(1)教师出示《下雨》音乐的节奏乐图形谱
《下雨》节奏乐图形谱

幼儿双手拇指、食指相捏各拿一打锤按四分音符节奏,左手敲
,右手敲
,同时敲出。
1)“这个图形谱上的铝板琴是怎样敲的?”(一下一下敲的)引导幼儿双手食指按节拍同时敲出
。“下雨的声音还可以怎么敲?”(还可以快敲)“雨点![]()
很快地下来。”教师在节奏谱出示
的图形谱,引导幼儿双手拿打捶用八分音符的节奏在铝板琴上同时敲出。
2)“下雨声还可以是什么样的?”(雨下得很大很大)“雨下得很大,声音怎么样?”(很响)教师在图形谱下贴出颜色很重的乐谱
……“小朋友,这个谱上有个很黑的小三角▼就是重音,告诉我们要用力敲。”引导幼儿在《下雨》音乐的伴奏下在铝板琴上敲出不同的下雨声。
(2)出示“流水声”的节奏乐图形谱,引导幼儿用铝板琴刮奏的方法演奏,启发幼儿想象,找出音色相似的乐器进行伴奏。
《流水的声音》节奏乐图形谱



1)引导幼儿看图形谱用铝板琴刮奏的方法演奏(一遍)。
2)教师边演示铝板琴的刮奏声边说:“这声音细细的、软软的真好听,真像流水声,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小乐器,你们想想、敲一敲、试一试什么乐器的声音也像流水声?”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小铃)“对,小铃的声音细细地很美,也很像流水声。”教师在“流水声”的节奏乐图形谱下贴出小铃的图形谱
启发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敲出。
(3)教师手指有铃鼓伴奏的图形谱,如花园里,问:“小朋友,铃鼓敲出的声音怎么样?”(很高兴,很欢快!)“你们再敲一敲,试一试,想一想什么乐器敲出的声音也很高兴,像开花一样?”(串铃)教师在有铃鼓伴奏的图形谱旁放上串铃
启发幼儿在有铃鼓的地方改用串铃伴奏。
(三)进行角色分配,尝试完整表演故事
(1)“再过几个月我们也会成为一名小学生,这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玩个游戏,表演黄雨伞的故事。谁愿意先扮演这些雨伞呢?”请一组幼儿扮演雨伞们表现上学的情景和对话,其余幼儿用乐器配伴奏,及时表扬认真打扮和帮助别人的幼儿。
(2)幼儿表演故事,一半幼儿表演角色,一半幼儿进行伴奏(一遍)。
(3)师生共同评议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会用语言、动作、节奏已经有点会表演《黄雨伞》的故事了,再过一个月,我们就会真正成为一名小学生,也能撑着一把黄雨伞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真开心!”
(四)结束
启发幼儿拿着道具、乐器、边唱歌曲“雨中小花伞”边走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