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材分析
(一)音乐
中速,优美欢快,歌词简单有情节,富有童趣,适合幼儿表演。歌曲能自然地激起幼儿参与兴趣和意愿,如果教师适时地启发和引导,幼儿能大胆自信地表现与表达。
(二)动作
1.歌曲动作
边唱歌曲边做符合内容的不同动作。
(1)第一段。(1)~(4)小节:兔妈妈边唱边按节拍做敲门的动作。(5)(6)小节:兔宝宝边按节拍跳跃,边拍手。(7)小节:兔宝宝做开门的动作。(8)小节:边拍手,边欢呼,做出高兴的各种动作。
(2)第二段。狼(1)~(4)小节:手捏着鼻子模仿兔妈妈的声音边唱边用力做敲门的动作。(5)(6)小节:兔宝宝边用坚定的声音唱,单手(或双手)在体前按八分音符的节奏向左右摆动,表示不开门。(7)小节:边唱边在第一拍跺一下脚,表示坚决不开。(8)小节:可右手握拳边按节拍跺脚边坚定地念,
开。
开。
。
2.游戏舞蹈的动作
(1)兔跳。两手在头上或肩上当兔耳,或一手在头上当兔耳,一手在背后当短尾巴,按八分音符的节奏或四分音符,或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联合节奏型轻快地跳。
(2)狼走。瞪眼,伸舌,张牙舞爪的表情,按两分音符的节奏重重地走路。
3.睡觉动作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幼儿做出睡觉的不同动作。如:双手合掌放在耳朵旁边,头侧着放在手边,双眼闭上;两手摊开,头靠在椅背上,闭眼睡觉;头依在旁边小朋友的肩上做睡觉状……
4.起床动作
(1)穿衣。(1)(2)小节:可两臂按节拍做伸袖动作,或手拿衣服做从头套进,做穿套衫的动作,从下向上拉拉链的动作,按节拍左右手伸袖做拉衣服,整理衣服的动作……
(2)刷牙。(3)(4)小节:可按节拍或八分音符的节奏从上向下刷。
(3)洗脸。(5)(6)小节:右手拿毛巾,左手在右手下做扶毛巾的动作,右手用毛巾做洗脸的动作。
(4)吃饭。(7)(8)小节:按节拍做吃饭的动作。
5.儿歌表演(一):《兔宝宝真听话》


(1)动作建议。可做符合内容的不同动作。
(2)动作说明。(1)(2)小节:按节拍拍两下手,两手伸出大拇指。(3)(4)小节:(3)小节两手在体前摊开,(4)小节两手在胸口处按节拍指点。(5)(6)小节:双手在体前拍手。(7)(8)小节:两手食指指自己的脸颊,按节拍左右点头。(9)(10)小节:按节拍边跳跃边拍手,两手掌向前并拢,手心向外代表门关紧了,头自然按节拍左右摆动。(11)(12)小节:按节拍拍手。(13)小节:耶!两手伸出食指、中指,高高跳起欢呼。
6.儿歌表演(二):《兔宝宝真能干》

动作说明:(1)(2)小节:同前(1)(2)小节。(3)(4)小节:双手手指按节拍指点胸口。(5)(6)小节:双手食指指自己的太阳穴,头按节拍微微转动。(7)(8)小节:右手握拳,在体上侧向下拉,脸上笑嘻嘻,头按节拍左右摆动。(9)小节:两手臂上举,自转或跳跃欢呼。
四、难点和重点
(一)难点
1.歌曲难点
(1)旋律难点。(1)~(4)小节中速叙述转入(5)(6)小节,节奏变快,表现出高兴、坚定、气愤的表情。
(2)咬准字音。念好儿化音“门儿”,“快点儿”。
2.戏剧表演难点
边唱边说边表演并有对话,小班幼儿不易掌握。
(1)一定要在反复感受、多次欣赏表演的基础上,使幼儿充分感受理解,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开始会扮兔宝宝和兔妈妈对话,边说边唱边表演,能力强的幼儿扮兔妈妈和大灰狼,逐渐扩大到全班。
(2)教师提供的示范要正确,熟练、有感情的,并要提供符合内容的不同示范,供幼儿创造性、选择性地模仿,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后,才能表达与表现。
(3)活动前要初步熟悉故事情节,为其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重点
第一教时:反复感受戏剧表演《小兔乖乖》的情节、内容,重点掌握歌曲的内容,掌握节拍,会做兔跳的动作,跟学简单的对话。
第二教时:进一步感受情节,学唱歌曲。
第三教时:完整表演。戏剧表演《小兔乖乖》。主要角色(狼和兔妈妈)由部分能力强的扮演,逐渐扩大到全班。
(三)已知经验准备
(1)幼儿已学过生活律动,熟悉起床的音乐,并初步会随音乐做起床、刷牙、洗脸等动作。
(2)已感受过兔跳的音乐,初步学会随音乐做兔宝宝跳的动作,会念相应的儿歌《兔宝宝真听话》,《兔宝宝真能干》。
(3)已初步熟悉兔宝宝乖乖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