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 第二教时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性质和情节,初步会用符合内容的不同动作,合乐表现《龟兔赛跑》的不同音乐形象,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2)初步学会乌龟和兔子和众(花、草、小动物)的语言,咬准字音:树、赛跑、坚持、腰酸、腿疼、棵、谁、山脚、裁判、怎么、哪能、迎、准。
(3)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知道要虚心、不骄傲,做事认真、坚持到底。
二、活动准备
(1)进一步熟悉故事对话。
(2)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动物出来了》
在活泼欢快和慢而有力的音乐伴奏下,幼儿分别做兔跳、猴、松鼠、鸭、鸡的动作和乌龟、大象、熊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发声:《动物出来了》
启发幼儿根据教师问唱的速度的快慢,用相应的速度、歌词唱出。

(三)复习歌曲:《走路》
复习歌曲《走路》,边唱边表演。
(四)新授:戏剧表演《龟兔赛跑》
1.进一步感受音乐,熟悉情节
进一步感受配乐朗诵的音乐,熟悉《龟兔赛跑》的情节,启发幼儿尝试用动作和语言参与表演。
(1)完整欣赏,进一步了解、熟悉情节。“开始谁来了?接着龟兔是怎样比赛的?比赛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幼儿说出一种后,在多媒体中出现相应的动物和情节:小动物出场→龟兔准备赛跑、猴子做裁判→兔子→乌龟→兔子玩→乌龟爬→兔子睡觉→乌龟坚持爬(流汗)→乌龟胜利,小动物献花→兔子低头、认识错误→大家一起跳舞祝贺乌龟得了第一名,对兔子要改正缺点,表示欢迎。
(2)完整欣赏。幼儿随意做动作和配朗诵:“小朋友,我们边听音乐和配乐朗诵的语言,试着学学表演,边表演边把音乐的故事讲出来行吗?”(行)及时表扬大胆学演、学朗诵的幼儿。
(3)教师完整表演,启发幼儿随音乐配朗诵。“老师想来表演了,你们一边看老师表演,边听着音乐,把表现音乐的故事讲出来,老师会表演得更带劲。”
2.表现角色
启发幼儿用符合内容的不同动作,表现主要角色的形象。
(1)兔子的动作:“小朋友想一想《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可以做些什么动作?”(跳、睡觉、采蘑菇、采花等)兔子的表情:“龟兔赛跑中的兔子的表情应该是什么样?你们说一说,做一做。”(看不起乌龟、骄傲的表情,如抬头、斜眼看等,惊讶的表情,难为情的表情等)在音乐的伴奏下,启发幼儿做出动作及表情,教师及时发现动作、表情好的幼儿,请其做小老师,教师将其动作上升为艺术动作后,带幼儿逐个做出。
(2)乌龟的动作:“乌龟背上有什么?”(硬壳)“胸前有什么?”(壳)“乌龟的‘手’应该从什么地方伸出来?”(手臂从身体上下两个壳的中间伸出来)“乌龟走路时腿是怎样的?”(膝盖向外弯曲,走起路来头一伸一缩)“乌龟爬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抬头、擦汗、累了捶腿、捶腰,手握拳表示要坚持到底等)幼儿讨论后,教师边哼唱乌龟的音乐,边带幼儿做出。
(3)猴子的动作:“小朋友,再想想,龟兔赛跑中的猴子的动作怎么做?”(抓耳挠腮、吹哨、挥旗,伸拇指表扬乌龟、给乌龟戴上花环等)幼儿说出后,教师启发幼儿做出,并带全体幼儿一起练习。
3.看示范表演学对话
(1)学习乌龟的语言。“你们都很喜欢戏剧表演《龟兔赛跑》里的乌龟,这次看表演时,你们要仔细地看,认真地听,把乌龟讲的话都记住,等一会儿讲给大家听。”
1)看表演后提问:“谁记住了乌龟说的话?”教师讲兔子的话后,带幼儿学说乌龟的话:“让我同你赛跑?……”“我是爬得慢,但是我能坚持到底……。”
教师:“乌龟很累了,擦擦汗,……一直用力向前爬,一刻也不停地爬,后来又说了什么?谁已记住这段话?”(我的腿酸了,腰也疼了)“乌龟努力地爬呀,爬呀,乌龟又说了什么?”(我能坚持到底,坚持到底!)“这时大家是怎样鼓励乌龟的?”(为乌龟喊加油)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乌龟加油!乌龟加油!”
2)教师讲兔子的语言后带幼儿说乌龟的话。
3)在配乐朗诵的音乐伴奏下带幼儿边做乌龟的动作,边和兔子对话。
(2)学习兔子的语言。
1)再看一遍示范表演。“想想兔子说了什么话?看谁记的最快!”
2)表演后,一名教师扮演乌龟,另一名教师和幼儿共同扮演兔子,一起与乌龟对话,学习兔子的语言。(突出学习兔子骄傲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3)学习众、花、草等提醒兔子的语言。“兔子看见乌龟爬的慢说‘让我玩一会吧’时,大家对兔子说了什么?”(兔子别玩!别玩)“兔子不想跑了说‘让我睡觉吧’时,大家对他说了什么?”(兔子,可不能睡觉,要比赛呢!)一名教师扮演兔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说兔子的语言,另一名教师带全体幼儿学说花、草、树、众提醒兔子的话。
(3)幼儿分二部分,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表演边练习对话。
(五)结束
“今天我们有点会合乐表演了,我们要向乌龟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认真练习,下次我们要化好装,戴上道具,学着演每一个角色,看谁演的最好!”幼儿在配乐朗诵的音乐伴奏下,边演每个角色边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