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请客》 第三教时
一、活动目标
(1)在边感受边复习巩固主要语言和动作、儿歌对话、歌曲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戏剧表演的情节,并学习小熊热情招待朋友,介绍朋友的过程,初步会表演每一个角色。
(2)启发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在讨论、探索中学习为歌曲《赶走大狐狸》配节奏乐,并手拿节奏乐器边唱边即兴做动作、跳舞。
(3)培养幼儿爱憎分明的情感,并学习招待客人及到朋友家做客的文明行为。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出示图形谱。
(2)人手一份节奏乐(小铃、舞板、铃鼓)、大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赶走大狐狸》
幼儿手拿3种乐器(小铃、舞板放在铃鼓里),边唱(曲四)《赶走大狐狸》边按节拍高兴地走进活动室。在尾音的音乐伴奏下,把小乐器放入小椅子下后在教室中间任找一空地方,根据歌曲内容即兴边唱边做动作。及时表扬大胆做各种动作、有创意的幼儿。
(二)发声
启发幼儿根据多媒的内容及教师的问唱,用相应的歌词、表情唱出,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边拍手边高兴地念儿歌)
—,
—,![]()
高高兴兴做游戏
(三)新授
1.复习
引起回忆,复习小熊、狐狸的主要语言、动作及表情,及小熊是如何热情招待客人的。“上次,我们看了什么表演?”(小客请客),“还记得表演中,小熊、狐狸、小动物们说的话、唱的歌吗?”(记得)“小熊是如何热情地招待客人的?”
(1)观看示范表演第一遍。“小朋友,看看戏剧表演,想想小熊和狐狸说的什么话?表情怎样?做的什么动作?可以心里跟着学学”
1)复习小熊开始说的话、动作和唱的歌曲。“小熊说话的声音怎么样?”(有点粗)“小熊爱劳动,对朋友很客气,所以,我们表演小熊时说话的声音要粗点、慢点、高高兴兴,和和气气地对朋友说话。”启发幼儿复习小熊自我介绍及打扫卫生的语言,边唱(曲二)《朋友来了多高兴》边做动作。
2)复习狐狸的语言。“你们为什么不喜欢狐狸?”(狐狸很坏、很懒惰、很狡猾、想坏点子)“狐狸是怎样走路的?让人一看见他就讨厌?”(走路时身体三道弯,屁股扭来扭去,眼睛斜着看人,眼珠子转来转去……)“狐狸说话的声音怎么样?”(声音尖尖的,故意骗人,装腔作势……)
①启发幼儿用尖尖、刺耳难听的声音,边走路边说,出场的语言,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及时表扬语言、动作、表情好的幼儿,并请其做示范,做小老师,引导其他幼儿向其学习。
②教师局部示范小熊及狐狸的语言、动作与表情,启发幼儿随教师练习(二遍)。
(2)观看示范表演第二遍。“小朋友,认真看一看,从头到尾是怎样表演的,小熊是怎样热情地招待朋友,是怎样向后来的朋友介绍先来的朋友的”。引导幼儿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小熊招待朋友,和向朋友介绍朋友的语言和动作。
1)“谁先来小熊家做客?”(小花猫)“小熊是如何招待小花猫的?”
①复习小花猫的语言及复习(曲一)《到小熊家里去》
②小花猫走进小熊的家门口怎样敲门的?小花猫和小熊是怎样有礼貌的对话、送礼物的?小熊又是怎样热情地招待小花猫的?你们讲一讲好吗?”
③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别扮演小熊和小花猫对话并接唱(曲三)《欢迎曲》。
2)“谁第二个到小熊家做客?”(小黄狗)“小熊和小黄狗对话,比小熊和小花猫对话多了什么语言?”(多了向小黄狗介绍好朋友小花猫的语言)
①“小熊是什么时候介绍朋友的?如何介绍的?”幼儿泛讲后教师小结:“小黄狗送给小熊礼物,小熊说谢谢以后,向小黄狗介绍小花猫的。”教师扮演小熊,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扮演小花猫,一部分扮演小黄狗,小花猫和小黄狗两两结对练习(二遍)。互相问好。小熊边做介绍的动作边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小花猫!”启发小花猫握住小黄狗的手说:“小黄狗你好!”小黄狗回答:“小花猫你好!”
②教师扮演小熊,幼儿扮演小黄狗,复习(曲三)《欢迎曲》。
3)“谁第三个到小熊家做客?”(小公鸡)
①引导幼儿复习小公鸡到小熊家做客的(曲一)《到小熊家里去》及敲门后和小熊的对话。
②“小熊如何向小公鸡介绍朋友的?除了介绍小花猫,还要介绍谁?”(介绍小黄狗)“要向小公鸡介绍小黄狗和小花猫两个朋友。”
③引导幼儿自由结组(4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熊、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并练习。小熊向小公鸡介绍小黄狗、小花猫,并互相问好。小熊向小公鸡介绍:“这是我的好朋友小花猫。”小公鸡和小花猫握手问好。小熊向小公鸡介绍:“这是我的好朋友小黄狗。”小公鸡和小黄狗互相握手,问好。
④教师扮演小熊,幼儿扮小公鸡,复习(曲三)《欢迎曲》。
(3)观看示范表演第三遍。进一步熟悉情节,学习狐狸来了,小动物紧张及商量怎样对付狐狸的情节。
1)“小朋友,再看一看表演,想想小熊和小公鸡唱完欢迎曲后,小熊是怎招待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的,他们说了些什么?你们可以跟随示范表演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及时表扬大胆跟说、跟演的幼儿。教师扮小熊、幼儿扮小动物再说一遍小熊招待小动物的情节。
2)小熊招待小动物们吃的最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坏狐狸来了)
①“狐狸出场说了什么话?”启发幼儿边说边做动作。“小朋友,看谁表演的狐狸最像,让别人一听声音,一看他的动作,看他的眼睛、表情就知道他是个人人讨厌可恨的坏狐狸。”
②“狐狸是怎么敲门的?”(咚!咚!咚,使劲敲的)“小动物听到敲门声,小熊说了什么?大家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一遍。
③“小动物知道是狐狸,他们怎么样了?”(很紧张、很害怕)启发幼儿边说“哎呀!哎呀!怎么办?怎么办?”边做出紧张害怕的表情与动作。及时请表情、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启发其他幼儿向其学习。
④幼儿5人一组,分别扮演狐狸、小熊、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表演小动物听到狐狸来敲门,及商量对付狐狸这段情节。教师巡回指导,并请表演好的小组,给大家表演后引导幼儿评价。“看看,他们演的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2.完整表演
完整示范,启发幼儿随示范表演,扮演每一个角色,找空地方完整地表演一遍。
3.配节奏乐,即兴跳舞
启发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在讨论探索中为(曲四)《赶走大狐狸》配节奏乐,并能根据节奏乐即兴跳舞。
“刚才,小朋友已经用歌声、动作表现了赶走大狐狸高兴的心情,如果要加上节奏乐,大家会更开心,用节奏乐怎样来表演呢?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1)讨论4个角色用的乐器。“小熊请客里有几个角色?”(4个)“你们敲敲小乐器,想想小动物的叫声,每种小动物用什么乐器表演最合适。每一句歌词唱的是什么?应该怎么敲?”引导幼儿逐句创编。
1)“有几个小动物到小熊家做客”(3个)“一边敲敲,学学叫声。小公鸡
叽,用什么乐器合适?”(小铃)“小黄狗
,用什么乐器合适?”(舞板)“小花猫![]()
,叫声很好听有什么乐器?”(铃鼓)“小熊身体笨重,说话声音很粗、很低,用大鼓伴奏好吗?”(好)引导幼儿唱第一句用三样节奏乐慢慢敲出,提醒幼儿换节奏乐动作要快。
![]()
①放慢速度,变换相应的乐器,教师唱歌词带幼儿练习(一遍)。
②重点带幼儿练习铃鼓按节拍摇动的方法,表现小动物们高兴地哈哈笑。
2)“第二句唱的是什么?”(赶走大狐狸心里多欢喜)“是谁赶走了大狐狸?”(大家)“所以应该大家一起带劲地敲什么乐器的声音听起来最高兴?”(铃鼓)教师出示节奏乐图形谱,用动作提示带领幼儿敲出。

①教师唱第二句的歌词,放慢速度引导幼儿看节奏乐图形谱敲出。
②“赶走大狐狸心里多欢喜时铃鼓举的高高地摇了起来”引导幼儿练习铃鼓的节奏。
3)“第三句唱的是什么?”(跳起舞来唱起歌,高高兴兴做游戏)“小动物一边跳一边唱歌,越敲越高兴。高高兴兴做游戏。”教师出示第三句的节奏乐图形谱:“小朋友,看一看,第三句的节奏乐图形谱和第二句的节奏乐图形谱一样吗?”(一样)“我们就用为第二句伴奏的方法,为第三句伴奏吧!”

①引导幼儿看着节奏乐图形谱用迁移的方法敲出第三句。
②引导幼儿边唱第三句的歌词,边用节奏乐为第三句伴奏。
4)“第四句唱的是什么?(啦啦啦……)越唱越高兴,教师出示节奏乐图形谱,你们敲一敲、试一试,看谁能敲出来!”

①引导幼儿在探索中,用逐样乐器敲出节奏乐。“铃鼓怎么敲?和哪句敲的一样?”(和第一句中的小动物们哈哈笑敲的一样)引导幼儿用铃鼓按节拍摇动敲出。“舞板、小铃、大鼓敲的节奏和前几句有什么不一样?”(敲得快了)“小动物赶走了大狐狸高兴极了,越敲越高兴,最后就高兴地快敲了。)
2)引导幼儿用舞板、小铃、大鼓逐样敲出八分音符快的节奏。
(2)出示完整的节奏乐图形谱,教师唱(曲四)《赶走大狐狸》,带幼儿练习。


1)一种一种节奏乐练习,重点练习铃鼓的节奏型。
2)幼儿分3组,分别拿铃鼓、舞板、小铃,扮演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并请一个幼儿扮小熊敲大鼓,看着图形谱演奏一遍。
3)边唱边敲节奏乐。
4)手拿节奏乐边唱,两手即兴做符合内容的,高兴地动作。
(四)结束
幼儿手拿小乐器,边唱《赶走大狐狸》边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