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娃娃》 第一教时

《云娃娃》 第一教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地感受《牧歌》启发幼儿想像乐曲描写的风光的优美意境,理解乐曲抒情优美的性质,在听听、看看、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联想、想象白云飘来飘去的样子、了解白云的用途及变化无穷的特点。

(2)启发幼儿根据乐曲的优美意境,初步能和绘本《云娃娃》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并能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表现。

(3)体验朋友在一起玩耍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绘本《云娃娃》的内容并掌握剧本的对话。

(2)初步了解白云的性质及用途。

(3)幼儿已经熟悉小动物的律动。

(4)在较硬的纸板上画出各种形状的白云,做成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白云纸牌(纸牌的大小要能遮住幼儿的头部)。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云娃娃》

在牧歌前奏的音乐伴奏下,启发幼儿想象做出白云飘来飘去的抒情优美动作。

(二)诗朗诵

《我是一朵白云》。

(三)发声

启发幼儿根据多媒体上的内容及教师的问唱,用相应的歌词唱出,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四)新授

1.感受《牧歌》的音乐性质(平稳、流畅、悠长优美)

(1)听一遍。“听听音乐怎么样?”(好听)

(2)再唱一遍。“听音乐,是慢的还是快的?音是长的还是短的?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教师适当随音乐做动作进行暗示)幼儿说出,教师哼出第一句后,小结:“这首音乐很好听,是慢慢的、长长的、美极了。”

(3)背景多媒体出示绘本,云娃娃慢慢飘动以及白云慢慢变化的视频,启发幼儿再听一遍:“听听音乐、看看多媒体,想想这首音乐好像看到了什么,说了一件什么事!”幼儿泛讲后老师小结:“这首音乐很美、很慢,好像说蓝蓝的天上飘着许多白云,高兴地飘来飘去。”

(4)引导幼儿朗诵诗歌《我是一朵云》(轻声配音乐牧歌)。

(5)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你觉得诗歌的内容和音乐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幼儿泛讲后教师小结:“都是很美的、很安静的;云朵在不断的变化,诗歌里也说了云朵会变。”

2.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

(1)听音乐,“音乐里好像说了天空中云朵的什么事?”(云朵轻轻的飘来飘去)教师哼唱(1)~(6)小节启发幼儿用各种飘动的动作表现白云(两遍)(如:幼儿看着蓝天白云,脚走小碎步左右走动等),教师及时表扬动作优美、有创意的幼儿。

(2)“听听音乐,看看多媒体上的云好像说了白云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幼儿泛讲后,教师小结:“云朵能遮住太阳,给人们带来凉爽。云朵能变成雨点,给植物喝水,让人们感到湿润……”

(3)放白云变化无穷的多媒体课件,边放音乐,“想想云可以变成什么样?”幼儿说出,教师哼唱最后四小节的音乐,引导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多媒体出示绘本《云娃娃》的相关图片。

(4)“小朋友,你们想做什么动物?”教师唱《牧歌》最后四小节,启发幼儿在音乐结束时做出相应小动物的造型,大家一起欢呼:“朋友一起永远快乐!”

3.启发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牧歌》

(1)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想:“这首音乐从头到尾好像说了什么事儿?”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边配乐诗朗诵边做动作(二遍)每次结束都变一个不同的动物。提问幼儿:“云朵最后变成了什么小动物?”

(3)启发幼儿随教师的配乐诗朗诵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小朋友要用心听音乐,好像自己是一朵漂亮的白云飘来飘去,最后想变成什么小动物,你就用动作做出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变成了什么小动物(及时表扬动作符合音乐的幼儿)。

4.观看完整的戏剧表演

观看完整的戏剧表演、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二遍)。观看第二遍时,可启发幼儿随意跟做。

(五)结束

幼儿扮演白云,在《牧歌》的伴奏下边做白云飘动的动作,自由、高兴地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