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只蝴蝶》 第三教时

《新三只蝴蝶》 第三教时

一、活动目标

(1)在多次感受的基础上,学习描述句(旁白)和对话。

(2)进一步感受音乐,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在观察、模仿中学习用节奏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3)初步做到人人会表演。

(4)萌发幼儿分辨是非、团结友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套节奏乐;幼儿已学会接尾音的两声部朗诵《好朋友》。

三、活动过程

(一)布置场景

同一教。

(二)律动。《蝴蝶飞舞》。

同一教。

(三)发声

同一教。

(四)两声部儿歌朗诵《好朋友》

(五)新授

1.引起学习表演的兴趣和愿望

这几天,小朋友都在音乐角,边看节奏乐图形谱,边敲打节奏乐,学敲铝板琴和高低音鼓,敲得真好听,还有的小朋友都在做红、黄、白花,和红、黄、白蝴蝶的头饰,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纱巾,你们准备表演什么节目?(新三只蝴蝶),小朋友歌曲已经学会了,我们还要学习为音乐配打击乐,还要学习旁白、对话……这样我们在表演《新三只蝴蝶》时,又会唱、又会跳、又会说旁白,还会敲节奏乐,表演起来就更精采了。

2.观看示范表演,学习旁白及对话

观看示范表演后:跟着录音,分段学说旁白及对话,在学习旁白的过程中复习曲三~曲六的歌词及歌曲。

(1)“开始时,三只蝴蝶高兴地在花园里飞舞时是怎么说的?突然下起了大雨又怎么说的?”幼儿跟着录音学旁白。

(2)“旁白里说他们一起飞到了哪里?(红花处)齐声向红花请求说什么?”幼儿跟随录音学说旁白。

1)复习三只蝴蝶请求到红花下避雨的语言和复习曲三《让我们避避雨》(第一段)。

2)复习红花说的语言及曲四《快飞开》(第一段)。

3)复习三只蝴蝶说的话及曲五《相亲相爱不分手》。

(3)“三只蝴蝶唱完《相亲相爱不分手》后天上下的雨怎么样了?”(下得更大了)“旁白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随录音学第二段旁白。

1)复习三蝴蝶向黄花请求的语言及曲三(第二段)。

2)复习黄花说的话及曲四《快飞开》(第二段)。

3)复习三只蝴蝶相亲相爱不分手的语言及曲五。

(4)“三只蝴蝶又飞到了哪里?”(白花姐姐处)跟随录音学习第三段旁白。后复习三只蝴蝶、白花说的语言,复习曲三(第三段)、曲四(第三段)及曲五。

(5)“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到避雨的地方……旁白是怎么说的?”启发幼儿跟随录音学说第四段旁白。

(6)“红花姐姐看见三只蝴蝶在雨中淋得很厉害、很着急,想改正缺点,请蝴蝶到自己的叶子下避雨,红花说了什么?黄花、白花又说了什么?”启发幼儿随录音学说红花对黄花、白花说的话,及红花、黄花、白花的对话。复习花主动邀请三只蝴蝶来避雨的语言及曲六。

(7)学习太阳公公的语言。“三只蝴蝶在雨中着急的飞着,被谁看见了?”(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了什么?”启发幼儿随录音学说太阳公公赶走乌云的语言。

(8)启发幼儿随录音学说《新三只蝴蝶》最后的旁白。

3.为音乐配器

教师提供配器示范或节奏乐图形谱,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及情感在探索中,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为音乐曲一~曲九配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自学能力。

(1)为(曲一)《蝴蝶飞舞》配器。

1)听音乐:“蝴蝶起舞这首欢快的音乐,小朋友已听过,想一想是几拍子的?”(三拍子),你们可以边听音乐边拍手。

2)出示节奏乐图形谱,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用,用舞板、小铃、铃鼓伴奏。

“你们会拍吗?”(会)你们觉得哪种节奏乐器的节奏型有点难?“(铃鼓)

3)教师手拿铃鼓,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带幼儿反复练习一个乐句的节奏型(拍摇摇、拍摇摇、拍摇摇,来)→教师唱一个乐句带幼儿练习铃鼓的节奏型。

4)教师分别拿舞板、小铃、铃鼓,各唱一个乐句的音乐,带幼儿各练一遍。

5)幼儿分三部分,分别拿铃鼓、小铃、圆舞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一遍,教师配铝板琴。

(2)为(曲二)《雨》配器。启发幼儿手拿自制乐器看着……的节奏型,教师用铁皮制造出雷声为(曲二)《雨》伴奏。

(3)为(曲三)《让我们避避雨吧》配器。“这首歌曲是蝴蝶姑娘被雨淋得发抖了,请求花姐姐,让他们避避雨的事,你们看一看示范表演,有几种乐器伴奏?(4种乐器)是怎样伴奏的?”

1)“小铃怎样伴奏的?”(慢慢地伴奏的),“小铃看到蝴蝶被雨淋得很可怜,就慢慢地敲起来”,教师有感情地慢慢地边唱边敲一句,后带幼儿用小铃按二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2)“圆舞板怎么敲的?”(敲一下,停一下),圆舞板也在有力地恳求花姐姐让蝴蝶避雨”,教师带幼儿拿圆舞板边唱,边看着图形谱(……)练习头两句。

3)“第三句:大雨把蝴蝶淋得发冷了,是谁伴奏的?(铝板琴)教师边唱第三句,边进行局部示范:“你们跟着学学,铝板琴是怎样敲出蝴蝶发冷、发抖的声音的?”教师引导幼儿伸出右手食指,边唱第三句边练习从按节拍向上刮奏。

4)幼儿分两部分,分别拿小铃和圆舞板看着图形谱练习。

(4)引导幼儿为曲四《快飞开》配伴奏。

1)边唱边示范:“看看这首《快飞开》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怎样伴奏的,你们可以跟着老师的演奏试一试”及时表扬大胆跟着拍手,用击空的方法跟学的幼儿。

2)出示节奏型启发幼儿手拿圆舞板随老师的讲解练习。“红花只让红蝴蝶进来,对黄蝴蝶、白蝴蝶很不客气地说。”教师边演示铝板琴边讲:“唱到快飞开时,还用铝板赶蝴蝶,红花不让黄蝴蝶、白蝴蝶到叶子下避雨,真狠心呀!”

3)引导幼儿拿圆舞板,个别幼儿拿铝板琴,看着节奏乐图形谱边唱边练习(一遍)。

(5)引导幼儿为(曲五)《相亲相爱不分手》配伴奏。

1)出示节奏乐图形谱,并观看示范:

“铃鼓是怎么敲的?”(拍摇)“三只蝴蝶是好朋友,一直在一起不分开,所以铃鼓就一直是拍摇……”启发幼儿拿铃鼓,看着节奏乐图形谱,边唱边敲(一遍)。

2)“看看圆舞板、小铃的节奏乐图形谱,拍拍节奏型,想想和歌词的节奏一样吗?”(一样)引导幼儿边唱边拍出歌词的节奏型→拿圆舞板(或小铃)边唱、边看图形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3)幼儿分3组,分别拿小铃、圆舞板、铃鼓,边唱边敲,另一教师配铝板琴。

(6)引导幼儿用为(曲三)《让我们避避雨》伴奏的方法,为曲六《快来避避雨吧》配伴奏,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

(7)用语言提示的方法,引导幼儿为(曲七)《雨过天晴》抒情优美的音乐配伴奏。

1)出示节奏乐图形谱

“曲七《雨过天晴》是首抒情优美的音乐,你们用铃鼓试试该怎么敲?”及时表扬大胆试敲的幼儿。

2)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摇——摇——……)带幼儿看着铃鼓的节奏型练习。

3)幼儿分两部分,分别拿圆舞板和小铃,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边念语言节奏,边用两手指挥()带幼儿练习。

4)幼儿分3部分,分别拿铃鼓、圆舞板、小铃,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一次。

(8)引导幼儿在观察探索中用自学的方法为曲八《欢乐的游戏》(一)配伴奏。

1)出示节奏乐图形谱:

“小朋友看一看,这首欢快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圆舞板、铃鼓)

“看一看节奏型,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伴奏?”引导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尝试。

2)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自学。

▲“圆舞板的节奏型,在哪首歌里学过?”(曲四《快飞开》)“应该怎样敲?”()引导幼儿用圆舞板边唱边练习一次。

▲“铃鼓应该怎么敲?哪个节奏型学过?”(前两句的拍摇)启发幼儿看着节奏乐图形谱,用铃鼓边唱边练习一次。

▲“后两句铃鼓应该怎样敲呢?看一看两个节奏音符是怎么样的?”(连在一起)“蝴蝶和花成了好朋友,两个两个手拉手在一起跳起舞”教师手拿铃鼓,边用语言节奏提示,边演示()。

▲幼儿手拿铃鼓,边听音乐,在教师语言节奏的提示下练习后两句→边唱边练后两句。

3)幼儿分两部分,分别拿舞板和铃鼓,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一遍),另一名教师用高低音鼓为其伴奏。

(9)出示曲九《欢乐的游戏》(二)的节奏型图形谱,引导幼儿用迁移的方法为音乐伴奏。

1)“这个三拍子欢快的音乐的节奏型,你们学过吗?”(学过)“你们拍拍试试,看谁拍的最好。”

2)教师各哼唱音乐一个乐句,引导幼儿选择乐器练习,重点引导幼儿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练习铃鼓的节奏型()。

3)幼儿分三部分,分别拿圆舞板、小铃、铃鼓在曲九《欢乐的游戏(二)》音乐的伴奏下练习一遍。

4.学习表演

观看示范表演后,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自愿跟随角色(蝴蝶、花、太阳、乌云)学习表演。另一组幼儿为其配唱、念旁白和配伴奏。

(六)结束

幼儿手拿节奏乐,边唱曲三~曲六边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