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
中医门诊实录
“医生,为什么我吃了中药2周了一点效果也没有?你帮我开药开好点,贵一点不要紧,只要病好就行。”
“医生,我中药吃了胃不舒服。”
“医生,这个中药到底要怎么煎啦?”
这是我门诊一直能听到的话,病人服用中药以后效果不明显,于是要求医生把药量加重,挑选名贵的药物以期增加疗效。还有的病人服用汤药后觉得胃部不适严重从而考虑停药。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先问一句:“你是怎么煎中药的?”结果十之八九都是病人煎药方法错了。有些病人煎煮2个多小时,有些病人将2天的药放在一起煎,方法千奇百怪。大部分第一次接触中医中药的病人对于煎药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懂。为了让病友了解中药到底是如何煎煮才正确,我和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
首先是怎么分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医的病人来说,分药也是会困扰他们的一件事情。关于中药的包装,目前医院里有2种,一种是大包的,已经由药房的药剂师分好,这种已经由医院分好的中药服用起来比较简单,一大包就是一帖药,一帖药是一天的剂量。比如医生开7帖药,那你就会领到7大包药物,每天服用1帖。这一帖药里有医生开具的各种药物,比如“党参、黄芪、红花”等。还有一种是小包装的药,小包装中药的分药方法就要稍复杂一些。医生同样也是开7帖药,病人拿到手里是一大塑料袋的药,这一个大塑料袋中有各种药物的“中包装”,每个“中包装”里会有7包“小包装”的中药。举个例子来说,医生开了一个药方一共3味药:党参9克、黄芪9克、红花3克,一共开了7帖,那么你会拿到一个大塑料袋,里面有3个中型塑料袋,分别是:党参9克×7袋、黄芪9克×7袋、红花3克×7袋。病人需要做的是,把药物分成7份,每份:党参9克×1袋、黄芪9克×1袋、红花3克×1袋,那么这一份就是一天的药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每次服用的药物都是1袋的,根据病情不同剂量会不同,会出现比如党参开到18克的情况,那么分出来的药物每份就是:党参9克×2袋、黄芪9克×1袋、红花3克×1袋。我临床上指导了好多病人分药,年轻人不会分的比老年人更多,看来我们都要与时俱进啊!小包装药物虽然分药花费了病人的时间,但是因为药物已详细分开,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药物时会比较方便,不用浪费整整一大包中药。
接下来是将药物浸泡,将一份药放入药罐中(煮药的器具一般无特殊讲究,除了铝锅外都是可以的。比较合适的是陶制煎药罐),煎药前,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用水量根据药量的大小而定,一般将水浸过药面1厘米为宜。然后先放到煤气上开最大的火将药煮沸,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煮,煮药的总时长是从开火到煮药结束为时20分钟。煮完后倒出来的药汁大约为小饭碗的半碗左右(200毫升),如果病人胃口不好,也可以再浓缩一点,这是第一煎药。接着再加水超过药面1厘米,不用再浸泡了,以同样方法煮药20分钟,也是半碗,这是第二煎药。
病友发现,有时中药包中会有“先煎”“后下”的药物,这些药物应该怎么处理呢?“先煎药”需提前单独先煎煮20分钟,然后再和其他药物混合在一起煎煮。“后下药”在煮好药前1分钟(即煮到19分钟时把“后下药”放进去煮即可)。“包煎药”会装在纱布袋中,请不要拆开纱布袋,直接和其他药物一起浸泡煎煮即可,因为“包煎药”有些会引起锅底焦煳,有些会刺激咽喉(病人会觉得服用中药后喉咙发毛),有些则较轻,会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果拆开纱布,那么煮药和服药都会受到影响。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煎药和第二煎药不要混合后再分为2份,这样做会影响疗效。因为如果将两煎药物混合起来,那么中药中的“后下”药物功效就会被影响。其实按照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的煎药方法,药物都是只煮一次的,现在的煎药方法是对1800年前煎药法的改良,但是将两煎药物混合是不甚合理的方法。我主张将两煎药一次性煮好,这要将浸泡药物的20分钟加上2次煮药的20分钟加起来,一共1小时,就把1天的煎药任务完成了。一般情况下第一煎药煮完后等温热后服用,第二煎药放凉后放到冰箱里,等到服药时再加热到合适温度后服用。
服药时间也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上的“重灾区”。许多病人服中药的时间是按照“上午10点、下午3点或者是晚上睡前”的方案,这样服药,胃肠功能好的病人还行,但是如果病人本身胃就不好,往往会出现服中药后胃部不适。究其原因,答案显而易见,病人都在空腹喝中药,因为这2个时间点距离正餐的时间已经较长,这时,喝中药或多或少会对胃部产生刺激,从而引起部分病人出现胃胀、胃痛等不适。正确的服药时间应该在早餐及晚餐后的半小时内。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把一次服药时间改至午餐后半小时,这样既不会造成胃部不适,又不会影响中药疗效。
现在,很多病人都用自动煎药壶,由于业界对于煎药壶没有统一的标准,电动的煎药壶请按照上述方法自行调节药量、煎药的时间。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大家,煎中药并非煮的时间越久就越好。一些病人告诉我,每次服用的中药都煎煮2小时以上,这样可不行。比如感冒病人,我就会特别叮嘱他们药物煎煮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不然治疗感冒的解表药物会降低疗效。所以具体需要煎药多久还是要听开方医生的,莫要自作主张。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在去除糟粕的同时需要知道其真正的精华所在,医书中早就提到中医疗效一半在开方,一半在煎煮,二者缺一不可。医生也有重视开方,轻视对病人宣教煎药方法的现象。把病看好是医生的“本心”,作为一位中医医生,我尽自己绵薄之力将煎药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希望广大病友能真正地吃好中药、把病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