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真的是养生佳品吗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相对于夏天来说胃部不适的病人在门诊明显增加,是因为天气的缘故吗?在我看来这与天气固然有关,但是可能有一个更大的原因被大家忽视了。
我先来说一个病例:男,72岁,主诉胃胀,感觉不消化,刚做的胃镜提示胃内有大量食物未排空。人体型适中,舌脉无殊,遂询问其饮食习惯。病人1天只吃两顿饭,中午饭是不吃的,但是每天吃5种水果,喝2杯酸奶,还吃各类坚果、杂粮等。我笑着说这个病很容易治好,只要你听我的话。我的方法很简单,我嘱咐病人每天好好吃三顿饭,除了三顿饭之外,任何食物都不能吃,包括水果、酸奶在内。病人非常不理解,他认为1天只吃三顿饭营养是不够的,我说那么我们以结果来看疗效。随后我开具了2周调理脾胃的中药,嘱咐病人回家好好养病。
2周后,病人来医院复诊,果不其然,胃胀没有了,他虽然十分高兴,但是却要求马上开放我给他定的忌口规矩,他说人不吃水果不行的。我说你的体质还真不能过量地吃水果,不是不让你吃,而是让你吃了才是害了你。病人非常不理解,我正好乘着这个机会说一说“水果那些事”。
关于水果与中医,网络上最流行的就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一句话成了中医支持“水果养生”的重要依据。但是很可惜的是,这句话是赤裸裸的“断章取义”,偷换概念!
我估计没有多少人见过原文是怎样写的,此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原文如下:“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大家是不是看不懂?看不懂不要紧,我用白话讲解一下。
这段文字分别列举了五脏如果出现问题,在饮食上应通过食用什么食物来调理。比如养肝吃甜的,养肺吃白色的食物,因为一共讲了5个脏器,分别是肝、心、脾、肺、肾,所以之后的论述都是顺着“五”这个数字,“五”指的是“五脏”,并不是指“5种水果”。同样,我强调一下“五谷为养”,也不是说《黄帝内经》要大家天天吃“五谷杂粮”,不要被误导了。这段文字强调的是让人根据季节、天气选择进食相应的食物来养生,而不是一股脑地将五类食物都一起吃。
上文提到的这位病人,脾胃被他过量地食用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搞坏了,胃的蠕动能力彻底瘫痪了,所以造成做胃镜时胃里的隔夜食物还没有排空。他非但不减少进食,反而吃更多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希望可以治好胃病,这不是南辕北辙吗?我让他正常一日三餐,胃肠道得到正常的休息时间,获得了正常的生物钟,配合中药的调理,胃肠道功能自然而然地就能恢复了。但是一旦病人恢复到原来1天5种水果的饮食习惯,那么胃病很快就会死灰复燃。这是我不能给病人开放忌口的原因。
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病例了解到,水果并非养生极品,中医更没有1天吃5种水果的说法。如果是脾胃功能虚弱、脾胃虚寒的人群反而要少吃水果,尽量吃温热的、易于消化的食物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