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大蒜

中医与大蒜

中医自古就有用大蒜治疗疾病的方法,但是有一个细节往往被大家忽视,古人大多数情况是将大蒜煮熟后应用的。现代研究表明大蒜被加热到35℃以上后其有效成分就会被大量减少,因此这也是为什么生蒜比熟蒜效果要强的道理,同时也是为什么平时我们饮食中添加大蒜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的原因。可能是实践后得出的结果,不同时代的古人在加用大蒜治病的时候都会提到将大蒜煮熟或烤焦后再使用,并且明确记载一旦达到效果就去除大蒜,不能久用。所以大家不要盲目使用大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本文开头我说有些病人长期吃大蒜后出现了眼睛模糊,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大蒜“损目” 《本草纲目》中对于大蒜的记载很详细,其开篇就提出多吃大蒜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究其原因,大蒜性质属火热,如果遇到夏季天气炎热或食用之人本身就属火热湿热体质,那无异于火上浇油。中医认为火性炎上,火热邪气容易损伤人体上部的器官,这就如同火焰就是往上烧的一样很好理解。所以门诊的这些病人可能就是因此造成的视物模糊,我叮嘱他们停服大蒜改用菊花饮茶后基本都能改善。

虽然现代医学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但是临床上的确有此类情况发生,所以如果您患有青光眼、白内障、麦粒肿、干眼症等眼部疾病的话,平时最好避免食用大蒜,如果食用也最好吃熟蒜,不吃生蒜。

最后介绍一个有关大蒜的小知识。大蒜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蒜氨酸”,在大蒜被切碎后“蒜氨酸”与“蒜酶”相互作用产生了“大蒜辣素”,因此“大蒜辣素”只存在于新鲜的蒜汁中。那么我们平时说的“大蒜素”是什么呢?“大蒜素”是“大蒜辣素”进一步分解的产物,在自然界含量很低,所以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大蒜素都不是大蒜的天然成分,而是化学合成的。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大蒜素”不是“大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