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都要忌口吗

6.服用中药都要忌口吗

中医门诊实录

“医生,我是不是不能吃海鲜?”

“医生,我一点也不能吃牛肉、羊肉,对不对?”

“医生,吃中药时是不是绝对禁止吃辣的?”

每天在门诊我都会遇到病人问这样的问题。在大学里并没有一门课、一本书是真正地论述中医忌口的,所以到底中医如何忌口其实并没有一套很完整的理论,因此民间有民间的说法,医生有医生的说法,其中有诸多矛盾之处。我自幼跟随祖父抄方学习,结合家学和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我给大家梳理一下肿瘤病人忌口的原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服用中药时为什么要忌口。病人来到医生处看病,医生开出处方给病人治疗,同时医生嘱咐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能食用一部分特定的食物,这就叫忌口。那为什么一些特定的食物不能吃呢?这是因为一些食物会加重病人的疾病或者影响药物的疗效。举例来说,如果病人感冒发热39℃,那么不消化的食物就是需要忌口的食物,因为大家都知道发高热的时候是不能吃大鱼大肉的,一是因为病人本身没有胃口,二是因为吃得太多也不容易消化,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中医界比较普遍的忌口有以下几种情况。

忌萝卜 为什么要忌萝卜呢?因为中医调理中很多情况会用到人参、黄芪之类的补气药品,而萝卜是“破气”食品,因此在服用补气中药调理的时候不宜吃萝卜,防止人参等药物的药性被削弱。

忌海鲜 过敏性疾病的病人会因为海鲜过敏诱发或加重病情,比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因此如果在知道某一类海鲜是肯定会引起过敏的情况下,这一类海鲜就应该终身忌口。同时过敏食品不局限于海鲜,比如有人对花生过敏,那么花生也需要忌口。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肿瘤病人认为海鲜是“发”的,一点也不能碰,这其实是不对的。所谓的“发”主要是针对哮喘、皮肤病等情况来说的,不是肿瘤的“发”。所以偶尔食用海鲜对于肿瘤病人来说是可以的。

忌牛羊肉 常有肿瘤病人对我说牛羊肉不能吃,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羊肉不能吃是由于古时候如果皮肤有脓疮的话,吃羊肉会诱发脓疮恶化,因为脓疮是热性的,这时候吃羊肉无异于火上浇油,牛肉的性质是温热的,所以道理就和羊肉相同。但是如果肿瘤已经手术切除了,而病人体质又是怕冷、手脚冰冷的情况,适量吃一些牛羊肉是可以的。

忌茶、咖啡 茶叶和咖啡因为含有咖啡因会有微弱的兴奋作用,所以睡眠不好的病人需要忌口,茶叶和咖啡对于肿瘤治疗来说没有影响,可以适量饮用。

忌绿豆 肿瘤病人在中医治疗的时候是需要尽量减少食用绿豆的。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绿豆药性寒凉,而肿瘤病人治疗中会用到性质寒凉的抗肿瘤中药,两种寒凉药物相加会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加之许多人在夏季都有喝绿豆汤的习惯,如果肿瘤病人本身已经在长期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再同时大量食用绿豆的话会造成脾胃功能受损,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所以夏季时肿瘤病人需要注意绿豆、西瓜等凉性的食物应当减少食用。二是由于绿豆在中药里有“解百毒”的作用,它能减轻大部分有毒药物的毒性。抗肿瘤的方子里会有一些以毒攻毒的草药,遇到绿豆后毒性可能减少,那么抗肿瘤的作用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肿瘤病人对于绿豆要尽量少吃。

以上都是传统的忌口,下面我来说一下当今社会比较特殊的忌口情况。

肿瘤病人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病人,由于现在社会上各种渠道的资讯非常发达,各种抗癌食品、保健品充斥在肿瘤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视线内。肿瘤病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就“中招”了。我来说一个门诊病人的真实故事:一天,有一个正在做化疗的病人到我门诊复诊,她说她一天拉肚子要7~8次,因为她在化疗以前就在我的门诊服中药调理,所以她要求把中药方子修改一下,帮她止止泻。我一看我上次开具的处方心里就一阵嘀咕:“不会呀,这个方子本身是补气健脾帮助她调理身体的,本来就有一部分止泻的作用,她怎么反而拉肚子了呢?”因为我对于自己的中医专业水平还是很有自信的,所以我撇开方子直接开始询问病人一日三餐的进食情况,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全明白了。这位病人因为担心自己白细胞计数太低,因此每天吃大量的红枣、赤小豆、血糯米、蛋白粉,外加1天1根海参来预防白细胞计数降低。我连忙叮嘱她这些东西都先不要吃了,一来对于升高白细胞计数帮助不明显,二来由于病人本身胃肠功能较差,“无福消受”这些“大补之品”。病人往往不知道人体的胃肠系统如果超负荷后就会出现呕吐或者腹泻的情况,反而会认为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进补,结果就像这位病人一样,吃了很多,但身体一点没有利用到,补品都匆匆地做了一次人体“半日游”。所以对于这位病人来说,现阶段的忌口原则就应该是“忌补品”。等到病人化疗结束以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这些补品就可以食用了,到那个时候就不用“忌补品”了。所以,很多时候看病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因人制宜”。

以上,我对中医的忌口做了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中医很难有一种原则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碰到难以判断的情况,切莫自作主张,而应咨询正规的医生,以得到正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