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大姨妈”
不知不觉我已经跨过了不惑之年,本来倒是没怎么感觉到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过随着少年时代的同窗好友纷纷来咨询健康问题,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们“70后”已经到了需要保健养生的阶段了。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又处于上升期,各种压力纷至沓来,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可是扛不住的,这个问题在女性身上又特别明显,所以这次我来讲讲中年女性的养生问题。
明代名医张介宾所著的《景岳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谚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翻译成白话文是说医生看病宁愿诊治十个男病人也不诊治一个女病人,宁愿治疗十个女性病人也不愿意诊治一个儿科病人。为什么有此一说呢?这里的不愿意诊治女性病人并不是封建思想和对女性的歧视,而是因为女性的疾病大多复杂,这里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家庭关系中的角色、男女性别分工的不同等,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加上女性的性格多阴柔善感,所以一旦患病,病势较男性更为缠绵难愈。所以才有“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一说。
不愿意看小儿病是因为小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完全表达自己,完整地描述病史,所以中医称为“哑科”,给儿童看病时要靠丰富的经验与技巧,而且耗心神,所以才有“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一说。
虽然这是古人的说法,不过换到当今社会也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每个医院都单独设立“妇科”,你或许会说不是也有“男科”吗?其实男科诊治疾病的范围与妇科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接下来我就切入正题聊一聊中年女性的养生保养问题。
究竟多少天来1次月经才算正常?
女性的月经俗称“大姨妈”,理应每月见1次的“大姨妈”在很多女性身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我门诊遇到自幼就是21天来一次月经的病人大有人在,我对她说最好能把月经调整到28天左右为佳,病人就很不理解,她说:“西医说了,28±7天都算正常的,21天刚好在正常范围内。”她的说法是没错,因为西医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中医对于女子的月经却有着不同的观点。
《中医妇科学》中对于月经的周期天数没有很详细的论述,基本与西医一致,于是我查阅了清代的中医“官方教材”《医宗金鉴》,《医宗金鉴》在妇科总括的“月经之常”中是这样记载的:“月经三旬时一下……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经三旬一下与之相符,故又谓之月水,月信也。女子月经一月一行者,其常也。或先,或后,乃其病也。”我来解释一下这一段古文,古时一旬是指10天,三旬就是30天,所以其意思是月经应该是30天来一次。月经应该与月亮的盈缺相应这样才正常,月经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
虽然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观点,不过总的来说只要每个月的月经规律,大体上还是属于正常范围的,只是相比较下,28~30天的月经周期更理想。月经总是提前的女性如果以21天一行来算的话,相比正常女性,她一年至少要多来3~4次,10年下来可就是30~40次,这可不是小数字,就算没有弄到提早进入更年期的地步,可对于身体的亏空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从西医的角度上来说,月经提前也提示卵巢功能相比正常人会差一些。
所以中年女性需要记住的第一大养生重点就是,月经尽量要准!月经不准谈女性养生,那养生就是一句空话。这里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去内科调理身体,一般内科医生是不管月经问题的,内科医生会推给妇科医生;妇科医生又不管内科问题,又退还给内科医生,这一来一回病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看哪个科了。造成这样的结果是现代分科制度太细造成的,其实某些情况下中医治病是不分科的(详细请参看本书“中医就诊如何选择科室”)。女性养生先调经,这是中医诊治女性的一个准绳。
女性月经状况频出,有什么药能够缓解这些问题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四物汤”。
四物汤是中医调理月经最基本的方剂,与西医认为的内分泌失调不同,中医对于月经病的病因认为是气血不和造成的,而四物汤就是补血的名方。
四物汤由四味药物组成,分别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气血不和以血虚和血瘀为多见。打个比方,月经量少就如同打开水龙头水流出很少,之所以水少是因为水量少、水压不足,所以水龙头打开出水量就少,血虚的表现就是水量少并且水压太低,所以造成月经量少,经期很短。还有一种情况是血瘀,血瘀的话就好比水管中的铁锈把水管给堵住了,这时水龙头打开也会造成出水量少,不过水量和水压是正常的,只是问题出在水管里,这时就需要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疏通水管,管道通畅了,自然出水也就正常了,同理月经也就会趋于正常了。四物汤既能治疗血虚又能治疗血瘀,所以才被称为女性调经名方。
熟地滋阴补血,当归补血和血,这两味药主要的作用是补血;白芍柔肝养血,白芍尤其适合女性,女性多愁善感,肝气不舒最为多见,白芍不但养血又能养肝,此药一药二用,物尽其用。川芎本身无补血作用,但是它行气活血的作用比较强,以上三味药都是补血的药物,补血药性质偏于凝滞,不容易流动,如果补血药在人体中无法顺利地流动,那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川芎在四物汤中的作用就是用来推动气血的。川芎被称为“血中之气药”,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也是一药二用。所以中医用药博大精深,小小四物汤每味药都有作用,而且作用侧重点都不一样,合在一起发挥补血调经的效果。
如果月经不调的话可以先试着服用四物汤,一般气血亏虚的女性都能得到改善。如果改善不明显则需要去医院进一步调整。这里我简单地说一下我所用的方法,大家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开方用药,毕竟不是专业中医,很容易弄巧成拙。
在临床上遇到不同的情况我一般会这样调整:①遇到血虚而且伴有血瘀的病人,我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名曰桃红四物汤,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化瘀。②遇到气虚乏力严重的病人,我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名曰圣愈汤,在补血的同时兼顾补气。③遇到总是小腹隐痛喜欢用热水袋捂着的病人,我会用四物汤加艾叶、炮姜以温中散寒。④如果遇到总是潮热汗出的病人,我会用四物汤加牡丹皮、地骨皮,在补血的同时清泄血中虚热。临诊看病如同领兵打仗,战争的情况瞬息万变,千万不能守着一个“死方”去医治“活人”,因此许多保健品所宣传的包治百病其实是不可能的,道理就在这里,四物汤虽好,但是使用起来还是有注意点的。
四物汤中的补血药对于脾胃功能是有不利影响的,所以脾胃功能不好、经常拉肚子、肚子胀气、打嗝的女性,吃四物汤时要配合健脾理气药物一起服用,而且在服用四物汤期间需要忌口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当今社会女性减肥的较多,水果餐、沙拉餐都会对脾胃造成损伤,所以有些脾胃功能实在不好的病人需要先调理脾胃才能继而调理月经。
女性的情况千变万化,临床上的状况千奇百怪。有的月经总是提前,有的月经总是延后的,有的月经2个月才来1次,有的月经时而提前又时而延后,有的40岁出头就月经量越来越少,有的不光月经不调而且脸部黄褐斑也慢慢多起来,有严重的甚至开始掉头发,遇到这些情况单用四物汤效果就差了。这就需要认认真真地花时间和精力来调理好自己的身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于月经已经异常的女性来说是要不得的,如果抱着马虎的心态,临床实际证实疗效是不理想的。
最后祝愿每位女性都能美丽、健康、幸福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