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正确时间
中医门诊实录
有一位特别的病人,因为胃总是不舒服来就诊,胃镜检查仅仅是浅表性胃炎,没有特别的疾病。但是这位病人胃嘈杂(自觉胃中空虚难耐,烦杂不适的表现)的症状很明显,吃了很多西药效果不佳,听说我看胃病疗效不错就来求医。
她复诊时,一进门就对我表示很不满意,皱着眉头说:“医生,我是到你这里来看胃病的,怎么吃了你开的药胃反而更不舒服了?你开的药对吗?”
我笑盈盈地说:“你别急,我来看一下原来的药方。”
我打开电脑,把她的中药方子调出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个方子明明就是根据她的病情量身定制的,就算没有效果也万万不会加重病情呀,应该有其他原因。接下来,我把病人的一日三餐,包括服用保健品的情况等都详细询问了一遍,由于病人长期有胃病,她所有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没有问题,这就更让人纳闷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加重了她的病情呢?
“那你每天什么时候胃最不舒服呢?”我继续问道。
“就是吃过中药后最不舒服。喝药的时候胃正好是空的,这个中药一喝下去,真是太难受了!”
“等等,你说你是空腹吃药的?你是什么时候吃药的?”我连忙打断病人。
“别人不是都说,中药是上午10点吃一顿,下午3点吃一顿的吗?”病人认真地说道。
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导致这位病人胃病越来越重的原因了。有一种传言说空腹吃药吸收更好,可以提高疗效,因此现在很多人服用中药都是采用这位病人的方式,选择空腹时吃。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中药汤剂还是在饭后20分钟左右服用比较合适。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病人,一定要饭后服用中药,煮药的药量尽量浓缩至150~200毫升,这样既减少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又不会因服用过量的汤剂反而加重病情。中药和西药的作用原理不甚相同,如果把西医的理论强搬硬套到中医上,则可能会误导病人。自从我嘱咐了这位病人餐后再服用中药,她胃部不适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以后在出诊的时候应当和病人多嘱咐一句吃药时间,或许这样就可以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