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白汤”的秘密
有朋友咨询,有美白功效的“五白汤”靠不靠谱呢?根据“五白汤”的配方,我觉得问题还是很大的,如果美女们都是喝这个方子来美白的,那我觉得还是要说一说的。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在这个靠颜值吃饭的时代,年轻貌美的女生都以皮肤白皙、吹弹欲破为标配,而天生皮肤略黑的美女们都为自己不够白而烦恼不已。一时间,只要有美白效果的化妆品都会热销。不过,因为时而会报出美白化妆品可能含汞量超标的负面新闻,追求白皙肌肤的女士们心中就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但是对美的追求是执着的,因此化妆品不行,大家就把视线转到传统中医上来了。中药真的没有副作用吗?五白汤真的可以美白吗?
五白汤的配方五花八门,我列举一下相对比较靠谱的配方:①杏仁10克,薏苡仁10克,白芍5克,白术5克,白茯苓10克,甘草3克。②白芍、白术、白茯苓、怀山药、薏苡仁。③白芍30克,白蒺藜12克,白附子9克,白僵蚕9克,白芷9克。
我先不评判这些药方的好坏真伪,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中医正宗的美白明星“七子美白膏”的故事。
相传在元代,张贵妃入宫时曾深得元帝宠爱。但后宫佳丽如云,随时间消长,就渐渐被冷落深宫,终日难见君王面。一日,元帝游园,遥见一肤白胜雪、容颜娇好的美人在林中轻盈微步,忙召至驾前仔细打量,发现竟是久未谋面的张贵妃。此时的张贵妃巧施粉黛,面色光悦,肤若凝脂,艳胜天仙。元帝瞧得目瞪口呆,遂细问缘故,张贵妃娓娓道出奥秘。她以七味能美白肌肤,且名中带白的珍奇中草药捣碎为末,配制成丸,于瓷器中磨汁涂面,达成美白滋养、嫩面防皱之效。元帝听后龙颜大悦,命后宫嫔妃从此均遵照此方养颜白肤。张贵妃再次喜获元帝宠爱,而那个验方则被收入《御药院方》流传后世,定名“七白膏”。
这个故事转自网上的某词条,故事情节让美女们看得很励志。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我无法判断,而这个词条的内容肯定是有误的,因为根据其记述,此方出自《太平圣惠方》,元代的七白膏记载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明显时间错乱了。
该词条虽然写错了时代,不过药方却是正确的。七白膏:香白芷、白蔹、白术各10份,白及5份,细辛、白附子、白茯苓各3份。将以上各药物研成细末后,用鸡蛋清调成如弹子大小的小丸,阴干。每天晚上睡前用本品温水化开涂面。这是古法的制作方法。这里要千万注意,这个方子是外用的,不是内服的。①杏仁10克,薏苡仁10克,白芍5克,白术5克,白茯苓10克,甘草3克。②白芍、白术、白茯苓、怀山药、薏苡仁。这2个方子内服是可以的,至于有没有美白效果我不敢说。至少我多年门诊开方,这些也是常用药物,没见哪个病人从肤黑如炭变成白皙如雪了(的确有可以美白的中药内服的,不过不是这几味药,而且要看具体体质情况,不可随便使用)。
至于③白芍30克,白蒺藜12克,白附子9克,白僵蚕9克,白芷9克,千万别长期内服,这个方子中的白附子是有毒的,过量服用会造成口舌麻辣,喉头水肿,继而出现昏迷。
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没那么多时间制作膏丹,所以我改良了“七白膏”配方,称为“七子白”,便于大家使用。
“七子白”配方:白术、白芷、白及、白蔹、白芍、白茯苓、白僵蚕、珍珠粉。如果对白僵蚕过敏,就用珍珠粉替换。将此8味药研成细粉,用蜂蜜、蛋清、牛奶三选一调匀外敷于需要美白的皮肤上20分钟,20分钟后取下冲洗干净即可。我临床运用此方时,曾有人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大家别盲目使用,我这里把七子白写出来是为了大家不要被“五白汤”忽悠了。
五白汤的配方中如果没有白附子,是可以服用的,至于有没有效果不好说。有白附子的配方最好不要吃。
部分人用了“七子白”后确实是有效的,但大家使用时还是要小心,毕竟是往脸上抹的,出了问题可不好。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为了美而盲目进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