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现代鲁班:高职高专大学生劳动教育》简介
《争做现代鲁班:高职高专大学生劳动教育》这本书是由.彭六生主编创作的,《争做现代鲁班:高职高专大学生劳动教育》共有148章节
1
大学生成长“金钥匙”——素质拓展工程丛书编委会
主 编:邓德艾 副主编:胡昌建 彭六生 严若红 陈建华 荀 卫 编 委:潘 果 刘松山 刘淑一 米志强 邢 伟 龙 雯 段雪梅 王 芳 傅向东 王 莉 ...
2
《争做现代鲁班——高职高专大学生劳动教育》编委会
主 编:彭六生 副主编:龙 雯 王 芳 编 委:卜志纯 王 飞 王 频 向贤伟 朱敬知 李志星 李海红 何建崎 赵建军 段莉苗 唐顺娥 薛震宇...
3
总序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上层建筑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地位凸显,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
4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讲话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
5
目录
目 录 大学生成长“金钥匙”——素质拓展工程丛书编委会 《争做现代鲁班——高职高专大学生劳动教育》编委会 总序 前言 第1章 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
6
第1章 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中国劳动教育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希望青年学生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
7
1.1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没有哪个人可以不用劳动而心安理得地过日子,因为当你正享受不劳动的时候,马上就会遇到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这样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我是不是该干点什么呢?马克思曾经指...
8
1.1.1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的本质就是自由的劳动实践,“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
9
1.1.2 劳动创造了人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
10
1.1.3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指的就是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正是由于劳动,使人类告别...
11
1.1.4 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文章里说:“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
12
1.1.5 劳动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
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只有使人们自由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才能实现劳动解放,进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形成的异...
13
1.2 新中国劳动教育史
尊崇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育人理念。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
14
1.2.1 劳动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发展(1949—1977)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指出,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开辟一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
15
1.2.2 劳动教育的重塑与探索革新(1978—2011)
邓小平同志把劳动教育视为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则,他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学生学的和将来从事的职业相适应,学以致用,并认为要在教...
16
1.2.3 劳动教育体系的全新构建(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突出强调了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
17
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重要论述
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结合我国实际阐释了关于劳动思想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习近平...
18
1.3.1 劳动价值论
习近平准确捕捉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谛,充分领悟了劳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19
1.3.2 创新劳动论
习近平多次强调创造性的劳动,提倡“劳动创造精神”,在全社会呼吁广大群众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创新劳动。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灵魂和兴旺发达不断进步的源泉。习近...
20
1.3.3 幸福劳动论
习近平早在当选党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人类的一切进步和发展最根本靠勤劳,追求幸福...
21
1.3.4 和谐劳动论
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22
第2章 劳动改变世界,劳动成就梦想——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职业教育,其输出人才的质量,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近年来,大学生呈现出的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较差、劳动习惯退化等倾...
23
2.1 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孩子的德智体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培养与引导被忽视了。进入大学后,高校宽松的管理...
24
2.1.1 大学生劳动素质异象
2014年,江西某大学曾推行“自主保洁”试点,于是辞退了保洁员,要让学生自主负责起寝室和楼栋的保洁。可原本期望的整洁环境并没有出现,学校楼栋垃圾成堆,厕所堵塞。...
25
2.1.2 大学生劳动观调查分析
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的三位老师对大学生的劳动观做过地区调查,他们以上海某高校作为样本,线上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520份,得到有效问卷1352份,有效率为8...
26
2.1.3 劳动教育备受重视
我国教育体系重点是“德智体美”四育发展,劳动教育处于淡化、虚化、弱化的地位。为什么呢?关键是我们没认清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解读也很不...
27
2.2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加强高校的劳动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
28
2.2.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地证明自...
29
2.2.2 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改善民生、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
30
2.2.3 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所谓“诚实劳动”,在于敬业实干,热爱并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扬工匠精神;还在于发乎本心,遵循天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诚实劳动”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意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