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养成务实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3.3.2 养成务实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将“巧匠能工”当成“济世圣人”。纵观历史,巧匠能工的代表人物有景德镇瓷器师祖、晋代陶工赵慨,技艺精湛的鲁班以及“游刃有余”的庖丁等人,这些人物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魅力。对于工匠来说,求真务实表现于其一直遵守行业准则与质量标准,专心致志、诚实勤劳,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去,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不草草了事,不贪图快捷,不投机取巧,保证工作结果与标准相符甚至比标准要高,完美无瑕。对一个出色的工匠而言,求真务实、一丝不苟是一种工作状态,又是一种职业道德、一种工作习惯。意大利布里奥尼地区的裁缝,手工缝制一件西服约需要7000针,制作一件西服的生产流程被分解为220个步骤,由220位高级裁缝接力完成。从手工绘图、手工制板和剪裁,到最后将90个部分通过手工缝纫拼接完成,这期间需要熨烫80次,一共22个工时的高效工作。其中,手工扣眼需要用楔子打眼,缝好一个扣眼缝需要100针,耗时30分钟。即使科技的演进也并没有改变其基本的生产流程,如今的布里奥尼和五六十年前一样依然采用独特的手工生产模式,这种传统讲究的是代代相传。缝制一件西服,只有15%的针脚是在外面看得见的,其他85%的针脚都隐藏在里面,一切都是为了保证顾客穿着的舒适。他们认为,延伸缝纫技术的维度,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就是工匠精神。在西服制作中,他们一如既往地坚持手工制作原则,不采取任何缝纫设备,原因是,只有纯手工制作才可以赋予西服不一样的气质与生命。工匠的意义就在于,纯手工制作完成的西服是工业流程永远无法复制的。我们的劳动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工匠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