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王进: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工匠人

7.2.4 王进: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工匠人

王进,1979年生,中共党员,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副班长,高级技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兼职副主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最美职工、最美青工、中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中国电力楷模、国网特等劳模、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中共十九大代表。

王进是电网系统特高压检修工,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参与执行抗冰抢险、奥运保电等重大任务,带电检修300余次实现“零失误”,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平步百米铁塔,横穿超、特高压。在“刀锋”上起舞,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万家。身边是上百万伏的特高压,脚下是70层楼高的线路杆塔,王进扎根一线二十载,截至2018年,已先后参与完成超、特高压带电作业300余次,累计减少停电时间700多个小时。他的事迹,让人们领略到电网员工守卫光明的责任与担当。

以岗位为荣:一线工人勇攀世界带电作业巅峰

“一战成名”,是很多人对王进的印象。如果没有2011年世界首次±660kV银东直流带电作业,也许直到今天王进依然籍籍无名。“我觉得王进取得好的成绩是必然的,出名是早晚的事。”王进的徒弟李敏说。带电作业属于高危工种,除了对身体条件要求比较高以外,对经验、技术、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每次上塔都会紧张,说不怕那是假的。”王进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第一次“抓电”的恐惧和无助。2001年在沈阳取证考试,是王进第一次接触高压带电作业。王进回忆说,当轮到他时,他也是哆哆嗦嗦,伸手去摸线路,还没等靠近,手指尖就和导线拉出了一道10厘米长的电弧,冒着蓝光“嗞嗞”作响,就像毒蛇吐着信子。“我当时心一横,一把就抓了上去,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突破。”

王进相信熟能生巧。多年来,他专心学习理论知识,苦心练习技能本领,潜心练就了“一眼定、一心平、一招准”三大绝活。带电作业最怕冬天和夏天,但往往就是这两个季节作业多。夏天40℃的高温,王进在线上作业嗓子干得直冒烟,一瓶水一口气喝下去,出的汗比那瓶水还多,顺着内衣流到鞋子里,一走就哗啦哗啦响。寒冬腊月,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薄薄的屏蔽服里只能套一件羽绒坎肩,王进在50米高的风口处,感觉像没穿衣服,寒风像刀子割得脸生疼。

20年来,他多次完成抗冰抢险,奥运、全运保电,十八大保电,线路防舞动治理等重大任务,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度,避免经济损失数以亿计。尽管带电作业充满了苦,但王进更喜欢讲述他的乐:“我喜欢站在高空的感觉,蓝天白云似乎触手可及,广阔的田野一望无边,风声在耳旁掠过,大自然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宁静、祥和,带给我莫名的感动。”

以创新为乐:中专生走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

2015年1月9日,对王进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王进跟众多院士、教授、科学家等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跟他亲切握手。“当时完全被巨大的幸福感笼罩了。”王进说。让王进获得无上荣耀的,是他和同事们自主研发的“±66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该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专用工器具获得了7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先后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这些成果在宁夏、山西等5省区得到推广应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58亿元。在全部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王进是最年轻的。除了年龄最小,学历最低也是他的“标签”。对此,王进毫不避讳:“我是一名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但我始终认为,创新与学历无关,再高大上的创新,不实用也一样没有价值,再小的发明,只要能解决问题,也是有意义的。”王进拿出一个喝完的矿泉水瓶子,放在地上用力一踩,继续道,“这就是我早期的一项创新,想象不到吧?”王进解释说,由于长时间的电腐蚀,运行中的导线表面非常粗糙,一不小心衣服就拉出一条大口子。“最初,我们把压扁了的矿泉水瓶子垫在线上,走起线来又滑又快,但不一会就烫得手疼。后来,我们团队发明了由6个铝合金滑轮组成的走线手套,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在国家科学技术座谈会上,王进提出要多保护一线工人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让他们有更多的心力和尊严从事创新劳动。“1个月后,我接到国务院一个部门的电话,告诉我说:‘你建议的内容我们加到了相关法规中。’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带电作业真是炫酷,这个岗位真是炫酷。”王进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