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工匠精神与高职高专学生
作为一名高职高专学生,很多同学会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跟自己关系不大。近几年来,所谓的“仪式感”“精致”已经成了年轻人追求的一种新风向,商家更是倡导出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创造出时尚、流行、偶像、感官之乐等,使得当下许多青年人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人生梦想等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年轻人不再追求成为“匠人”,只求乐在当下。但是,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青年一代,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是扛起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这一历史使命的中流砥柱。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1998年国家首批高等职业院校仅14所,到2018年发展到1388所。这说明什么?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左右领域做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些变化告诉我们,高职高专教育、高职高专学生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1+X证书制度试点正是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要求大学生们成为“斜杠青年”。基于此时代背景,创新性地培养工匠精神,让自己成长为多面手和高级技能人才将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说过,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应该展示两大成果:一个是应该具备基本的技能,一个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高职高专大学生,我们一是要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培养恪尽职守、崇尚精益求精、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二是要努力积累成为未来大国工匠的基本素质,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三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举止,强化创新、合作和个性化培养。
工匠精神,物质层面是“匠”,精神层面则是“匠之心”。我们作为高级技能型人才,要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站在更高的起点,勇敢地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而不是沉溺在乐在当下的短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