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毕昇(约970—1051),湖北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将他送到印刷作坊里当学徒。毕昇非常高兴,在印刷作坊里,他跟着师父用心努力地学习印刷技巧。当时的印刷方式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批量印刷的主要方式是雕版印刷,需要将图文刻在木板上,再用水墨进行印刷。在学习过程中,毕昇逐渐发现了问题:制作雕版耗料耗时,一旦发现错字,不易更正,通常整块版都得重新制作;制作完成后的印版笨重费力,印刷速度慢,还容易坏;印版不便存放,重印之前得重新雕版。小毕昇经常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终于有一天,他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制作活字,用活字排版,再进行印刷。这就是活字印刷术。
1041年前后,毕昇开始着手制造单个的活字。他首先使用木材作为制造活字的材料,但由于木纹不整齐、吸墨膨胀、字面模糊、不能重复使用等原因,试验失败。这次失败,并没有使毕昇灰心,他又试验了好几种材料,可都不适合用来做活字。毕昇受陶罐上的工艺花纹的启发,开始了尝试制造泥活字。毕昇先把胶泥拌和均匀,制成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小方块形的泥坯,小泥坯的边角都抹得非常平整。然后在每个小泥坯上工工整整地刻好文字。毕昇把文字的笔画刻得凸出来,凸出部分的厚薄就如同当时的铜钱一般。泥坯细软,雕刻起来比木头容易多了。刻好后的泥坯稍稍阴干一下,再放到火中去烧硬。这一次,毕昇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笔画清楚、不吸水、坚如牛角、乌黑发亮的胶泥活字。毕昇费了八九年的心血,制造了上万个泥活字字印。在制造泥活字字印的过程中,毕昇非常善于开动脑筋。他考虑到书中常常一页之中有好些重复的字,为了方便制版印书,每个字他都刻制好几个泥活字,特别是当时用得非常频繁的“之”“乎”“者”“也”之类的字,毕昇会分别制作20多个泥活字,这样用起来就非常方便了。用一套活字印印书不但效果非常好,而且效率提高了不少。
毕昇十年如一日,不断地探索问题、反复试验、追求创新、精益求精,为印刷工艺默默付出。终于,毕昇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他创制的泥活字也是世界上第一副活字。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