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 缩小差距,成为理想的自己

10.5.2 缩小差距,成为理想的自己

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者大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过程中,当代青年是核心、是重点,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应引导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还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培育劳动情怀,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不会在工作时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朝三暮四,不会丧失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而会对自己的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激情与热爱,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去完成,用工匠的情怀与气质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即使精疲力竭也要心无旁骛地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自身学习、实验实践等教育环节上付出大量劳动,将自己打造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匹配等方面找到平衡,形成自主多元的积极就业观,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我们要和几千万正在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同学们一道,确立技能立身、技能报国的理念,同时将改变自身命运、追求美好未来的理想寄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正处于人生最为美好、最有激情、最富活力的阶段,也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关键时期。要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只有靠勤奋不辍、持之以恒的劳动,沉下心来潜心学习和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新时代的“匠人”。

让我们来做一个约定:在大学期间,培养一项正面的兴趣爱好,百分之一百投入自己的激情与热爱;鼓励自己去参加一次技能大赛,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地不断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主动接受一项学习或者生活的挑战,积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关注每一个细节,直到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