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工匠精神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工匠精神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任务,工匠精神能激发劳动者、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敬业信仰,能促进制造业追求精益求精、极致卓越,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品从量到质、从速度到效益的更迭转换,推进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质量升级和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跨越,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第二,工匠精神促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产品质量是关键。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充分发挥追求卓越、耐心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才能勇克难关,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工匠精神促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国内较多行业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但中高端产能严重不足,生产与供给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大量高质量商品的购买力流向国外。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商品同质化严重,采取价格战的低端竞争方式,既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更不利于科技创新与行业进步。在企业、职工中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品牌的建立,克服产能过剩的困境,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第四,工匠精神是国家富强文明的重要推进因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国家富强和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工匠精神蕴含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灵魂,工匠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则是企业创造新工艺、发展新技术的驱动力。发扬追求极致、永不满足的工匠精神,促进企业从追逐产品数量向追求质量、从生产向服务、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变,不仅能够实现企业提质增效,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推动国家繁荣富强,而且能够传递正能量,促进国家文明健康发展。